我們無愧歷史 六萬人上街反23條

我們無愧歷史 六萬人上街反23條

昨日,十二月十五日,香港人應引以為傲的一日。歷史學家將會撰寫這一段香港史:「六萬名香港市民自發參加遊行,反對特區政府為《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打壓人權自由。這是回歸以來最大型的一次群眾行動。」人民力量的美麗,透過自銅鑼灣延展至中環的一條綿綿長龍表露無遺。 記者:李慧玲、陳廣慧

【本報訊】一九八九年,先有數以萬計市民在八號風球冒雨遊行,後有一百五十萬市民上街,抗議北京政府極權打壓學生運動,用坦克車輾過自己的人民;十三年後,正當大家以為香港人熱情已冷,六萬名香港市民卻在良心的召喚下,昨日下午自四方八面湧到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參加由民間人權陣線召集的反對二十三條立法大遊行。人數之多,較主辦單位原先估計的五千人多了十二倍。

白天走到黑夜全程四小時
昨日跑馬地快活谷和沙田兩個馬場,總入場人數也不過六萬人。既然好賭一貫被視為香港人特色之一,昨日的遊行人數清楚反映香港人對自由人權有同樣的訴求,證據確鑿。特區政府,你聽到嗎?
今次,香港人也刷新了一次遊行歷史:由太陽火辣辣遊行至華燈初上天黑黑,用了四個小時才走完銅鑼灣至中環的路程。市民不怕太陽曬,也不怕時間長,不怕天色晚。
人數太多,部份遊行人士要在維園「被困」一個多小時才得以開步走。雖然頭頂曬着太陽光,人頭湧湧又寸步難行,卻沒有人口出怨言。反而,不斷有人互相安慰:「我們不要鼓譟,政府故意想我們不滿,我們不要上當!政府不想我們來遊行,所以安排這樣差,我們不要怕他們!」說話的並非遊行示威常客,而是的士司機、酒樓企堂,和快餐店侍應等普羅大眾。

掌聲聖詩伴行氣氛祥和
遊行一直和平進行,秩序井然。宗教界人士沿途連口號都沒有喊,只是高唱聖詩,用歌聲表達對人權自由訴求;其他示威人士也同樣有禮。連自稱「路過,順便來看看」的警察公共關係科總警司鄧厚江,也對本報記者表示,遊行隊伍相當「祥和」。
數以萬計的市民大踏步接大踏步走過大街小巷,不時有人停下買飲品解渴,但沿途街道清清潔潔,並沒有垃圾蟲。遊行人士沿途也不斷自發呼籲市民加入,而路邊市民則不時向遊行者報以掌聲。

遊行隊伍如潮水一浪接一浪,每個人都是精神奕奕,朝氣勃勃。放眼望去,多的是年輕人的臉孔也不乏一家大小扶老攜幼。宗教界和教育人員專業協會參加遊行人數最多,各有三千人,民主黨和工盟也各有一千人,還有律師、大律師、記者、大學講師、工人、文化人、做生意、公務員……齊齊去遊行,香港人跨階層大團結。
跨階層的人群如何組成?由四十多個團體組成的民間人權陣線,昨日三時開始在銅鑼灣維多利亞廣場南亭廣場召集。三時十分,遊行隊伍開始踏出第一步,但由於參加人數眾多,最後一個離開維園出發遊行的,已經是四時半。當時,遊行龍頭已經到達灣仔修頓球場。遊行龍頭抵達中環政府總部已經是五時半,而龍尾抵達政府總部的時間則是六時四十分。集會在七時正式結束。

九七回歸後最大型遊行
主辦單位對市民的支持喜出望外。龍頭的一位主持人高舉大聲公,沿途不斷高呼:「我們現在已經有兩萬人,龍尾現在還在銅鑼灣。香港人值得驕傲。雖然我們知道,我們的遊行行動未必改變到結局,但我們無愧於歷史。」
遊行隊伍沿途呼籲市民加入,當龍尾到達政府總部時,李卓人興奮地向大家報告好消息:「有六萬人!這是回歸以來最多人參加的遊行!」這也是自一九八九年六四事件以來,最多人參加的遊行;即使近年六四紀念活動,參加人數也不及今次鼎盛。
遊行隊伍中,有一個推着嬰兒車的父親。他說:「想為下一代好,我們做父母有責任來!」民主黨前主席李柱銘在走畢全程後,禁不住高呼「好鼓舞」,隨後再感到「好肚餓」。雖然遊行已經結束,但對他來說堅決反對二十三條立法的重擔仍未放低,因為遊行只是第一步,之後市民更要擦亮眼睛看清楚:「要睇吓政府係咪逆民意去做!」民間人權陣線發言人蔡耀昌總結:「香港人無愧於歷史。」
警方表示,昨日派出二百八十七名警員,維持交通及人群秩序,遊行和平順利。警方在遊行隊伍離開維園時,估計遊行人數為一萬二千人,但其後再沒有公布新統計數字。由於遊行人數超過主辦者申請時表示的五千人,警方會向主辦者發書面警告,但不會檢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