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室臥虎藏龍

健身室臥虎藏龍

三個香港運動員─兩個女的已退役,男的剛在釜山亞運會拿了健美銀牌,不約而同在香港某一角落的健身室內默默地做「體能教練」。
男的李立志說是自己的興趣;而女的前划艇手黎詠詩說「由細到大都『郁慣』,不做運動員,也要做些同運動有關的事情」;曾是滑浪風帆「二姐」的陳凱旋坦言是「為搵錢、亦為興趣」。
原來,屈指一算,近十多二十年來,不少過氣的香港隊代表在退役後仍留守香港體壇,不管是落手落腳去培訓新人,還是做幕後策劃的,都大有人在。只是,以下三人的「工作室」同是一間間密封的健身房內、由鏡子做牆、音樂做背景,教着自己「拿手」的「技能」。鳴謝:德藝會、香港足球會BodyTorque健身組
圖?文:徐嘉華

黎詠詩
(28歲、室內健身單車教練)
九八年曼谷亞運後退隊的Florence,在私人會所教了三年健身單車(教授修身及增強心肺功能),她最享受那種與學生三五成群一起做健身的感覺。「教健身單車前,我曾在香港的大型健身院做指導員。後來在香港考了健身單車牌,三年前開始教到現在。我喜歡為學生設計不同健身程式,很有創意。」
訪問那天,Florence正在香港足球會會所內教健身單車,學員全是外籍人,有老有少,但在一個小時的課堂中,看他們異常投入,隨着Florence選的音樂快慢,不停踩着單車。Florence的身形確實與做划艇手時沒有兩樣,原來她除了每周教七課健身單車外,還有陪練單車。

李立志
(34歲、高級健身教練)
李立志這份工可以說是寓興趣於工作,本身練健美的他每天就離不開健身室,現在在德福德藝會健身室工作的他可以說是一石二鳥,既可維生又方便練習。
「其實在這裏教玩器械,或者是我私人授徒玩健美,對我都很有幫助。因為在教人當中,可能發現一些自己察覺不到的問題。我亦享受將自己懂的東西教給別人。」李立志在工作時間以外,每周會有數天練健美;目標是希望明年底的亞洲賽及世界賽再為港爭光。

陳凱旋
(25歲、健康舞導師)
曾是穩佔香港女子滑浪風帆第二把交椅的陳凱旋,九八年退隊後不久就成為健身室導師,後來因「工作需要」再修讀健康舞課程,繼而走上兼職健康舞導師的路,一星期教三天健康舞;星期六、日就教滑浪風帆。凱旋笑說現在比以前做運動員還要弗,她說:「以前玩滑浪風帆,可能比較注重肌肉的練習,現在跳健康舞,心肺功能比以前更強。」
那天,跟凱旋練的學生有八個,一男七女,在四十五分鐘的健康舞中,她要每分每秒叫着下一步的動作名稱,真是少一點氣力也應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