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業都說要增值,加強競爭力,啤酒業亦不例外。最近啤酒產銷商喜力便一擲2000萬元,在港為其新包裝進行為期3個月的大型推廣計劃。喜力香港總經理李恩祁(Jan-KeesNileman)更希望3年後,喜力能成為香港最有價值(於銷量及盈利方面)的啤酒。 記者:黃偉強
啤酒──眾所周知是一個成熟市場,這點連李恩祈也承認,因為過去5、6年間,香港啤酒市場銷量大致穩定,只有某些特別情況下,才出現過3%至7%的幅度變化,相信未來數年亦不會有顯著增長。意味着增長只可能來自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所以市務推廣便成為主要武器。
此外,隨着過去數年經濟環境惡化,加上愈來愈多新啤酒品牌進軍市場,歐亞兩地的低價啤酒湧現,令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種種因素,令各啤酒品牌及零售商不惜減價促銷,配合強勁的宣傳以維持銷量,導致業內各方的邊際利潤均受壓力。
面對這種情況,李恩祁表示,喜力希望透過推出新設計包裝為產品增值,促使消費者樂意為高品質產品多付出一點,避免減價的惡性循環持續出現。
他表示,選擇於今時今日轉換包裝,除希望藉傳統聖誕節及農曆新年等節日促銷外,亦希望加強其高質品牌的形象。
對於近年內地不少啤酒品牌打入香港市場,李恩祁認為,主要與本地經濟放緩有關,但並未對集團構成正面競爭,內地品牌以平價啤酒為主,有別於喜力專注的高檔市場。他指出,香港人均GDP(本地生產總值)於區內相對較高,故高價啤酒市場佔有率可達四成;反而近年經濟放緩,對中價啤酒的影響更大。按喜力的定義,超市零售價每樽高於8.5元,便屬高價啤酒。
至於賭波合法化會否為啤酒市場開拓新發展空間,李恩祁說,不太熟悉賭波活動,但個人認為,賭波會令更多人去酒吧,能否令啤酒銷量上升則有待驗證,因酒吧尚有很多其他選擇。
明年會否維持市務推廣開支?他則說這不是以金錢作衡量,而是考慮推廣能否帶來預期效果、加強顧客的忠誠等,但肯定今後推廣仍會是主要工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