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市場是經濟最佳的「溫度計」,能夠即時反映經濟的好與壞。今年,香港市道持續積弱、失業率高企、消費信心處於谷底,廣告開支增長幾近於「零」,連世界盃效應也幫不上。展望2003年廣告市道,廣告商和分析員意見分歧,前者普遍仍然看淡。 記者:丘倩瑜
國務院總理朱鎔基上月訪港時說:「我不認為香港的困難現在已經到底了。同胞們、同事們,未到底呀!」這番話,對香港明年經濟以至廣告市道,多少有點啟示。
達彼思廣告香港執行總裁余沛文這樣說:「明年是很困難的一年,我們應該有心理準備。許多客戶均覺得,現時經濟尚未見底,整體氣氛差,很不明朗,故他們都傾向先縮(減)上半年廣告開支,下半年按情況好壞,再決定是否重新投入資金做廣告。」
除了整體開支減少外,分配廣告推廣資金的策略也有所改變。他指出,以前經濟好時,廣告客戶可能會多做點AboveTheLine活動,即在不同媒體如電視、電台、報章、雜誌等賣廣告;近年經濟差,廣告客戶寧願多花錢在BelowTheLine的推廣活動,如直銷或在店舖內即時推廣,因可即時看到效果。
一般而言,客戶會花一半的推廣開支在AboveTheLine的活動,現在這方面已見縮減。
精信整合董事長及行政總裁陳一木丹也說:「明年比今年不會有增長,甚至可能會跌少少。畢竟廣告反映市面情況,明年的市道相信也不會有大改善。」
不過,奧美廣告董事總經理黃嘉輝卻較為樂觀。他認為,明年在情緒上正面而保守,能夠支持全年廣告開支有單位數的增長,這會包括AboveTheLine和BelowTheLine的開支,看好品牌推廣活動會略較今年活躍。
投放於廣告媒體的金額持續減少,最直接受到打擊的,是廣告媒體本身。電視、電台、地鐵、巴士、報章、雜誌,基本上無一幸免。一方面,廣告商在運用媒體方面會更彈性而分散,希望做到「1+1=3」;另方面,媒體本身也缺乏議價能力,使折扣率不斷上升。
廣告商普遍相信,2003年情況會持續,黃嘉輝甚至認為,在提供更大的折扣率外,部份媒體最終可能難免要調低價目表(rate-card)。
大部份金融機構上周公布的預測數字,香港明年的經濟增長會介乎2%至3%的低水平,且不預期消費信心和失業率等問題能在短期內解決,加上外圍經濟環境不明朗,在內憂外患下,黑漆漆的廣告市道,短期內相信難望見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