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南京大屠殺六十五周年,南京按往年一樣響起警報,三千多名市民及來自日本等地的人士舉行「國際和平集會」,悼念大屠殺三十萬死難同胞,南京市長羅志軍說:「我們在這裏集會,就是為警策世人,以史為鑑,永遠不讓歷史的悲劇重演」。
昨晨十時,一響低沉的警報聲下,三千多名參加悼念活動的人士,在南京江東門的紀念館前,低首默哀三分鐘,悼念死難同胞。在肅穆氣氛下,解放軍代表向死難同胞致送花圈,而在紀念館哭牆前亦擺滿花束,哀思滿載。隨着意大利名曲《和平頌》的歌聲,三千隻和平鴿振翅高飛,象徵南京祈求和平的願望。
警報在全城各處響起時,南京街頭彷彿也安靜下來,不少市民都停住了匆匆的腳步,一名年輕人甚至在馬路中間唱起國歌,他激動地說:「仇恨已不能代替我的情緒,那是一種悲憤,同樣,也是一種敦促我們前進的動力。」
參加今次活動的三千人中,有不少是大屠殺的幸存者及死難者家屬,當中包括大屠殺「活證」、現年八十四歲的李秀英;而不少相信是死難者家屬的參加者,滿臉哀傷,不時低着頭,用手帕輕拭眼淚,場面哀傷。此外,也有來自日本、美國、加拿大等各國人士及華僑代表,參加悼念儀式,當中有一百三十多人來自日本。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侵華日軍開入當時國民政府棄守的首都南京城,開始為期六星期的大屠殺,其間有三十多萬中國軍民慘遭殺害,無數婦女被姦,全市約有三分一房屋被焚毀。
中新社/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