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光:學額爭崩頭 爭到打爛佢<br>大專生停學年浪費3.7億公帑

張文光:學額爭崩頭 爭到打爛佢
大專生停學年浪費3.7億公帑

【本報訊】政府資助的八間大專院校課程,上學年共有一千六百多人停學,浪費超過三億七千萬元公帑;當中以城市大學的停學人數最多,達到五百七十二人,尤其是近年政府大力推動、受政府資助的副學位課程,流失率高達百分之八點一。立法會教育界代表張文光說:「大學嘅學額爭崩頭,爭到之後打爛佢。」他促請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和城大徹查原因。
記者:譚秀嫺

教資會提供的數字顯示,二○○一至○二學年政府資助的八大院校課程,包括副學士、學士及研究院,共有一千六百多人停學,以八大院校學生平均單位成本二十三萬五千元計算,一年便等於三億七千萬元,若學生停學時已修讀超過一年,則浪費的公帑更多。
教資會副秘書長梁永恩指出,根據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出版的《二○○○年教育指標概覽》,在經合組織成員國中,平均約三分一入讀專上教育的學生未能完成有關課程。換言之,香港八大院校的百分之二點四停學率可說是十分低。
他表示,學生的停學原因很多,包括未能應付課程要求、健康、家庭或移民等;很多學生都沒有告知院校停學的具體原因。

應調查清楚停學原因
不過,張文光批評,外國大學教育非常普遍,而且經合組織的停學率,包括了工餘進修等各式各樣課程,根本不能與本港情況相比;由於本港大學學位矜貴,涉及大量公帑,教資會應該調查清楚學生停學的原因,若有應予改善之處,例如學生不滿課程質素等,便須改善。
八大院校中,城市大學的停學率最高,整體達百分之四點三,若按程度計算,城大的副學士流失率為百分之八點一、研究院流失率超過百分之四,均高於八大平均水平。城大發言人回覆謂,由於沒有規定退學學生填報離校原因,所以未能提供有關資料。

嶺大踢出校人數增加
本報向八大院校查詢,停學學生中分別有多少是被開除或自行退學,但只有嶺南大學作出回覆。嶺大在○一至○二學年,共有十四名學生因成績未如理想被踢出校,較上年度增加五成半,顯示該校收緊了對學生的要求;同時退學人數則減少近兩成,為二十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