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昨宣布,證券及期貨條例將於明年4月1日起生效。證監會主席沈聯濤對此表示歡迎,認為條例除提高該會的問責性及透明度,在很多方面也加強了證監會的調查權力,故今明兩年該會首要工作是調查及打擊失當行為;至於加強對會計師監管,沈氏說這似乎在全球已形成大趨勢,證監會將因應香港情況向政府提出意見,同時會與會計師公會商討,若有任何變動會先諮詢市場及業界。
新任會計師公會會長孫德基表示,公會明年將在增加問責性與透明度方面進行改革,並會提高外界的參與度,初步期望理事會公眾代表人數可由現時的兩名增至四名,明年初將就改革與政府進行洽商。至於加強上市保薦人的監管方面,沈聯濤未評論會採用何種方案,只表示會作出全面考慮,同樣,若有任何改動將會先作公開諮詢。
他指出,經過3年多的籌備工作、綜合了10條現有法例的證券及期貨條例終於實施有期,最後一批12條附屬法例也於昨日在憲報刊登,為了讓證監會及金管局可在完全一致的監管水平上,對證券業及銀行業從事證券及期貨業務方面進行監管,兩監管機構昨日簽訂了一份新的諒解備忘錄,列出兩個監管機構就註冊機構(即銀行)及其相關職員的規管和監察共識,兩監管機構將共同承擔對註冊機構的規管和監察責任。馬時亨稱,由明年4月1日起,銀行獲豁免交易商的資格將會被取消,他們須與證券經紀一樣遵守基本相同的規管要求。
被問到條例實施後,證券權益披露界線將由目前的10%降至5%,披露具報期限由5天縮至3個營業日,會否引起一些不想被人知道身份的投資者減持股份,從而造成對股市震盪?馬時亨對此不表擔心,稱提早公布實施日期就是讓各方做好準備,若某些人不想被人知道持有股份,應自行作出準備,沈聯濤則認為基金多半守法,若確實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冇理由不想披露,而且此新規定市場早已知悉。
沈聯濤稱,業內人士有責任確保他們已設立一切所需的程序和系統,以遵從該條例中對他們適用的部份,明年初,該會將舉辦更多研討會,以加深業界對條例及附屬法例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