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的層次 - 區樂民

行善的層次 - 區樂民

「那個富豪拿幾十萬做善事,不過是沽名釣譽。」某朋友看電視籌款節目時不屑地說。
「不論立心如何,」我對這個朋友說:「他確實幫助到有需要的人。」為名聲做善事,也有價值,總比只說不做的好。
另一些人行善,層次較高,不着眼現世的回報;他們相信,多行善事,將來可升天堂,又或來生投胎不會做豬做狗。
今天下午,一位老先生微喘着氣走進診症室,抱歉地說:「對不起,我遲到。」
我曾多次為他診症,他一向守時;我好奇地問發生了甚麼事。他說:「剛才做義工,送飯給那些獨居老人。」
「你說『那些老人』,好像自己很年輕。」我笑道。老先生年輕時當貨車司機,現在身體仍硬朗。
「我今年六十九,算『年輕老人』;他們很多是八、九十歲的『年老老人』。」他認真地解釋。
「為甚麼做義工?」我追問。
「見他們可憐,我很想幫忙。」他答道。
不望回報,以一顆惻隱之心默默付出,是行善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