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只好上街 - 李怡

李怡專欄:只好上街 - 李怡

後天,十二月十五日,星期天。香港凡是熱愛自由、關心香港未來能否維持現有人權的市民,如果不是出外旅行,不是有特別重要的事,都應該上街示威,抗議特區政府準備強行為《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在新聞界頭上設刀,在資訊自由上設防,為圖書館藏書設禁區,讓社會上人人自危,使這個國際都會趨於窒息。
筆者向來對上街示威遊行的事並不熱衷。即使「六四」期間,筆者也只是在街上走了一小段。原因是,筆者作為傳媒的一分子,手中有筆,自有地方表達自己的意見。而且筆者主張講道理,相信道理可以愈辯愈明。如果不相信這一點,還寫甚麼文章?講甚麼道理?那不是把自己一輩子做的事都否定啦?
但過去,筆者生活在一個講道理的政府的保護傘之下,縱使講道理沒用,還不會告你煽動、顛覆、分裂國家,不會惹官司。但現在,七宗罪如繫在頭上的刀,縱使筆者不怕,但相信會有人怕,於是香港的自由、人權就要萎縮了。
是的,自從二十三條立法諮詢文件出台之後,我們講道理了。但這兩三個月來,我們發現面對的是一個(葉劉淑儀)或兩個(加一個梁愛詩)不講道理的人。香港這麼多反對的聲音,都像是「秀才遇着兵」,被各種各樣、自相矛盾的歪理擋回去。香港市民怎麼辦?只好上街了。

十月中旬董特首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時,說二十三條立法,政府會根據市民的共識,並說「社會有許多民意調查」。十月底的民調顯示,百分之五十二點三的市民反對為二十三條立法,贊成的只有百分之二十三點二。為二十三條立法促銷最力的葉劉淑儀,民望持續下滑,最近下跌到五十分以下。但她的回應是:「如只為了討好民意而不盡心去做好自己的工作,是本末倒置。」顯然,政府已決心不顧民意,強行在立法會通過諮詢文件了。
葉劉淑儀到各個大學去促銷二十三條,所到之處都是噓聲一片,現場的民意測驗更是一面倒地反對為二十三條立法。近來,各行各業的反對聲音已極強,但葉太仍說她所得到的訊息,是多數人支持立法。是多數人還是少數人支持立法呢?其實可以來一次全港的市民投票。但政府是絕不敢進行這樣的投票的,它只是永遠說它已掌握了大多數民意。在這種民意被一再蹂躪、強姦的情況下,市民只好上街了。
葉太一面說,立法條文深奧複雜,無法與的士司機、酒樓侍應逐條辯論;另一面,又拒絕聽取大律師公會和眾多法律專家的意見。一面說立法主要是參考西方民主國家,強調在香港實施普通法,另方面又說中共革命是「以有道廢無道」,表示會接受如此「有道」的政權的準則。這樣自相矛盾的辯辭,顯示已無道理可講,市民只好上街了。
所有高官和保皇議員,除了葉劉,人人像縮頭烏龜,不敢在二十三條立法問題上表態。但由高官組成的行政會議通過了諮詢文件,而立法會也不缺乏由縮頭烏龜組成的投票部隊,因此,社會的反對聲浪雖響徹雲霄,但諮詢文件拿到立法會,還是會通過如儀。
特首、高官和保皇議員知道,市民是善忘,傳媒也只在諮詢文件通過前鬧翻天。到事情過去,人人關心的還是經濟問題,只要經濟稍有起色,市民就會像鳥獸籠中的動物一樣,馴服起來,甚至會在下次立法會選舉中投保皇議員的票。市民無疑是善忘的,那麼趁沒有忘記之前,上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