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訊與盈動在合併前,香港電訊之股價高達20多元,由合併至今,電訊盈科(008)的股價已跌至不足2元。此外,在合併前,香港電訊每年皆有不俗之股息,但合併後卻已無股息可派。假若閣下是香港電訊的長期投資者,至今仍繼續持有電訊盈科,其滋味可能很不好受。若果原本是依靠香港電訊的股份作退休之用,現在更是欲哭無淚了。是誰引致閣下至這境況?你可能即時講出某位「李生」的名字,但近日筆者卻發現另一位「幫兇」。
近年英國大東電報局之股價大幅下瀉,其情況與電盈不遑多讓,某程度上電盈表現可能略佳。大東之股價由2000年3月約1576便士,反覆下挫至近日的40多便士,由歷史高位至今之累積跌幅高達97%!你說大東股價之表現是否與電盈不相上下?
近日大東頗麻煩,由於大東在1999年向德國電訊出售英國流動電話業務One2One時,承諾不會有任何額外稅務承擔(taxliability),此外,假若大東信貸評級被降至垃圾債券評級,便須將約15億英鎊存入一託管戶口,作為履約保證。本來這可能性頗低,卻想不到上周五(12月6日)信貸機構Moody's將大東的長期債券評級降至垃圾債券評級Ba1,令該項附帶條件曝光,並觸發投資者拋售其股份,引致股價暴跌及市值急降,大東更因而於日前被剔出FTSE100指數成份股之列!
大東在這境況下,其行政總裁華禮士(GrahamWallace)當然備受抨擊,據報道,大東的10大股東中,甚至要求華禮士辭職。
好了,講了這麼多,終於帶出了另一個引致昔日香港電訊演變成今日之電盈的關鍵人物了。假若沒有他,閣下原先賴以退休之用的香港電訊,可能仍是那間股價十多元及每年有不俗股息之香港電訊。
華禮士在1999年成為大東之行政總裁後,希望改變這間120多年歷史的老式英國電訊企業,把它演變為一間國際性的數據及網絡電訊企業,於是在上任後,他便把大東在世界各地之傳統舊有電訊業務,以及與其拓展方向不同的業務紛紛出售,當中包括One2One、澳洲的Optus及本港的香港電訊。若非當年華禮士欲專注高科技數據及網絡業務,賣掉其他傳統電話業務,則香港電訊便可能不會被盈動鯨吞,也不會演變成今日電訊盈科之局面。
華禮士出售了大東的大部份傳統電話業務後,雖然為大東換來22億餘英鎊淨現金,可是卻遲遲未見有任何重大的拓展,引致投資者大為不滿。此次更可能因One2One的15億英鎊稅務承擔,令大東「一鋪清袋」耗盡資金。
據報道,近日連大東前主席DavidYoung也抨擊華禮士只懂出售優質資產,甚至連有穩定盈利收入的香港電訊也賣掉(…lettinggoofreliableearnerslikeHongkongTelecom)。不知Mr.Young如何看今日之電訊盈科?
譚紹興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