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房屋協會與市區重建局正式簽定備忘錄,合作推動市區重建計劃,房協首先處理的7個重建項目,涉及1612個單位,總成本達50億元,預期會出現虧損。另外,房協計劃明年初發售的將軍澳怡沁園,保守估計可套現逾20億元。
根據合作備忘錄,房協初期會處理7個位於深水埗及筲箕灣的重建項目。房協主席鍾瑞明表示,會分期發展,估計明年最多可開展4個。而涉及的50億元成本,包括收樓、賠償、安置及發展等,金額並非一次過投放,故對目前坐擁近100億元流動資金的房協來說,不會構成財務壓力。但在目前的市況下,該等投資出現虧損在所難免。
而房協與市建局彼此是長遠合作關係,將來還會參與其他項目的重建、修復或保養等,他希望最終可達至收支平衡。另暫時重建項目都是以住宅為主,但不排除會根據市場變化更改用途,如長者住屋等。
他續說,房協在處理收購及安置政策上,會力求與市建局一致,如以同區7年樓齡物業市價作收購準則。至於如何利用房協現有空置單位,去安置受重建影響的市民,仍需與政府及市建局商討。市建局主席劉華森指出,與房協合作一定可加快市區重建的速度,較原先預計的20年短。
該7個項目中,深水埗及筲箕灣各佔5個及2個,地盤面積細小,據市建局前身的土地發展公司資料顯示,重建後可提供1612個單位。
此外,房協策劃及發展總監羅浩仁表示,將軍澳怡沁園,計劃明年首季發售,但一切要視乎屆時市況,及該區其他發展商的賣樓行動才落實,房協推盤時亦會參考區內新盤的定價,他粗略估計項目可套現逾20億元。
怡沁園位於將軍澳寶康路88號,早前完成補地價後,已由夾屋轉為私人住宅發展。建有5幢住宅,1526個單位,落成已達兩年,現正進行翻新及加添設施工程。
另羅氏亦透露,房協正與政府商討,是否可將黃大仙啓德花園二期,及屯門4C區住宅發售計劃項目,轉為私人住宅或出租。兩個項目共有1624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