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亂扣帽子是詞窮理屈的表現 - 盧峯

蘋論:亂扣帽子是詞窮理屈的表現 - 盧峯

尊貴的梁富華議員也許在帽子廠蹲過不少日子,甚至可能是廠內的勞動模範。要不是這樣,梁先生製造帽子、扣人家帽子的手法不會那樣熟練、不會那樣面不改容。也許梁先生不再擔任議員後可以自資開設一間帽子工場,每天為不同的人製造帽子、扣帽子,扣個不亦樂乎。

是一種「文革式語言」
但是扣帽子能代替說理嗎?扣帽子就能把陳日君主教提出的憂慮、大律師公會提出的憂慮、銀行家提出的憂慮、圖書館管理人員提出的憂慮一一解決嗎?扣帽子能令市民更了解《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的詳情及理據嗎?答案都是否定的。那尊貴的梁富華議員為何只顧扣人家帽子呢?難道是因為梁先生根本想不到任何支持二十三條的理由,只有訴諸人身攻擊、只有訴諸扣帽子來轉移視線、來掩飾詞窮理屈的窘態嗎?
台灣著名學者南方朔先生對政治修辭有很深入的研究。他認為亂扣帽子、亂打棍子之類的言論是一種「文革式語言」,發表這些言論不是為了溝通,而是為了使用語言暴力把人家壓倒。文革時不是充斥着「反動學術權威」、「牛鬼蛇神」、「黨內走資派」之類的帽子嗎?大量無辜的平民、知識分子不就給扣上這類帽子而被關進牛棚。現在尊貴的梁富華議員為反對二十三條立法的社會人士扣上「老人癡呆症」、「病態聖徒」、「憂鬱症」……等帽子,難道梁議員只想以語言暴力壓倒反對的意見嗎?若果有一天梁議員當權,他是不是要把這些病人都關進醫院甚至精神病院呢?

忘記鄧小平遺訓嗎?
已故中共元老鄧小平先生深受文革之苦,在復出以後,他一再表示要清除文革的遺毒,並強調黨內要堅持三不主義:「不抓辮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保持溝通順暢,避免文革式語言、扣帽子式謾罵捲土重來。在鄧小平的影響下,中國大陸便開始擺脫「文革式語言」的影響。誰知道尊貴的梁富華先生卻把「文革式語言」引入香港、卻隨意的扣人家的帽子,把反對二十三條立法的人打成「癡呆老人」、「憂慮症病人」、「病態聖徒」、「妄想症病人」……等。難道梁先生連鄧小平的遺訓也忘記了嗎?難道梁先生想令香港倒退到文革時期的中國大陸那樣,視異己、異見者為敵人,要一一鎮壓下去嗎?
(圖)難道梁富華議員因為根本想不到任何支持二十三條的理由,只有訴諸人身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