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WorldBank)剛發表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指金融市場呈現緊張及拉着問題,導致今年世界經濟復甦步伐出現不規則情況;世銀更強調,沒有充足證據顯示,極需要資金幫助發展經濟的新興或發展中國家能得到外資的投入,故此將明年全球經濟增長調低超過1個百分點至2.5%。
更令人感到驚訝和不安的是,世銀報告中提出警告謂,先進工業國脆弱的經濟根基,將無法再承受衝擊或震盪,所以不能全面抹殺「雙下陷」經濟衰退(double-diprecession)的出現。世銀對明年全球經濟前景是否過份悲觀,甚或有點危言聳聽?
環顧各大經濟體系狀況,美國經濟若不是搖搖欲墜,聯儲局又豈會大幅減息,布殊總統又為甚麼如此緊張要急急大換血,兼先出定「口術」,開出全方位稅務改革的刺激經濟方案?明知打打殺殺並不能保證可以順利踏上連任之路,只有搞好經濟,才不致會重蹈老父覆轍,布殊如斯肉緊,美國經濟狀況如何,不難想像!
至於其他地區,日本經濟百孔千瘡,只在久延殘喘,歐洲經濟因結構問題和受「馬城條約」縛手縛腳,難以起飛;亞洲經濟毫無自主能力,乏善足陳,中國經濟看似繁榮,甚麼保七保八,但只是潮州音樂──自己顧自己而已;拉丁美洲經濟則危機四伏,稍有差池,將為金融市場帶來動盪。
然而上述所有經濟體系僅能錄得的些微經濟增長,都是因為美國還「吞得落」他們的貨品者,內部消費已日見萎縮,美國這個火車頭一旦「死火」,全球經濟環境會怎樣已不必喋喋,所以世銀的憂慮又豈是無的放矢?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