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喬治布殊政府周二公布一份軍事戰略文件,毫不模糊地指出,美國會在敵人動用大殺傷力武器前,先發制人使用軍事和秘密武器,包括核武;同樣,一旦美國本土或駐外美軍遭到化學或生物武器襲擊,美國會不惜使用核武報復。
當美國威脅向伊拉克動武,軍方作戰方案中又不忘提到伊軍可能用生化武對付美軍,白宮這份戰略文件被視為是對伊拉克的一次嚴厲警告:美國會用核武的。
這份戰略文件長六頁,題為《打擊大殺傷力武器國家戰略》,由國家安全委員會和國土安全部共同撰寫,揭櫫美國更強硬、更積極地對抗大殺傷力武器的戰略:如果美國本土、美軍駐海外部隊和美國盟友遭到「生物、化學、輻射或核武器」襲擊,美國會採取「壓倒性武力回應」。所謂壓倒性武力,一名高官說:包括核武。
文件沒有點名提到伊拉克,但美國正準備攻伊,文件一公布,即被視為向伊的嚴厲警告,威嚇它不要使用生化武施襲。這種威嚇戰略,喬治布殊父親、九一年波斯灣戰爭「戰時總統」老布殊也曾用過,他當年曾警告,伊軍敢用生化武器,小心美國會用核彈夷平伊首都巴格達。
美軍方至今仍認為老布殊的戰略奏效,喬治布殊重施老父故技不是偶然,但他的戰略更明確和公開地公告敵國用大殺傷力武器的後果,把話公開地說在前頭。
除了不惜使用核武外,《華盛頓郵報》周三報道,文件的機密版本授權向即將取得大殺傷力武器、或有發射這些武器的長程飛彈的國家和恐怖組織,發動先發制人的攻擊。《洛杉磯時報》報道更說,當危急時,喬治布殊政府在先發制人行動中動用核武。
機密版本的附錄中亦指明,伊朗、敍利亞、北韓和利比亞,都是美國先發制人戰略針對的焦點。美國在今年九月發表的國家安全政策中,其實已提出先發制人的戰略構想,即是要在敵國施襲前,保留先動手的權利。
但不管是使用核武或先發制人,文件機密版本指出,白宮新戰略背離了美國行諸五十年來禁止核武擴散的戰略,由冷戰時代很大程度上講求動口不動手的核子震懾和圍堵戰略,走向強硬的「報復政策」。
美國使用核武不是沒有可能。美國五角大樓年初檢討的核子政策就提議,美軍研製適用於戰場的小型核彈,以在炸地堡、報復生化核武攻擊及軍事突變時,向七國打核子戰,而七國中,除了伊朗、敍利亞、北韓和利比亞外,還包括中國、俄羅斯和伊拉克。
美國《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