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 助 - 蔡瀾

幫 助 - 蔡瀾

上海的「王家沙」在香港開店的酒會上,遇到和黃地產的集團董事總經理周偉淦先生一把抓住我:「我看你專欄的那篇講陸羽茶室殺手,想不到你對手槍也有認識。」
「都是拍電影時學到的。」我笑着說。
電影真是包羅萬有:文學、繪畫、音樂、攝影、建築、歷史考據等等。當今特技片拍得多,還包括科技呢。
許多黑白舊片都是經典小說改編,像希治閣拍的《蝴蝶夢》等,令觀眾找原著看。
彩色年代,如《綠野仙踪》那首主題曲《彩虹某處》,打開了音樂之門,從流行曲到古典,都會一一研究。

寬銀幕時代中,《賓虛》、《十誡》等片,讓你對天主教基督教產生興趣,有機會接觸到《聖經》。
《甘地傳》和《戰艦波迪金》讓觀眾感到民主意識。
也不一定名片,娛樂電影的西部牛仔和法國一系列殺手戲,就給了你對搶械的認識。
最近看DVD,有一部壞得連戲院也上不了的電影叫BrideoftheWind,是講音樂家GustavMahler的故事,才知道原來他的老婆Alma也能作曲,跑到HMV去找唱片來聽。
電影對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玩具。許多人當它是一生的使命,那太沉重了。
拍戲的過程才是最大的享受,它帶了我周遊列國,洞悉人生。
歷史上自己沒有辦法經過的年代,都能在電影之中體驗,像我製作過一部叫《群鶯亂舞》的戲,何嘉麗唱的主題曲《夜溫柔》至今記憶猶新,導演區丁平是美術指導出身,對佈景道具服裝要求嚴格,一一做到塘西風月當年的情景,對今後我要設計的一間又豪華又私人的會所,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