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工業總會委託的調查顯示,香港製造業及貿易公司在珠江三角洲聘用約1000萬人,相關公司在港則只聘用47.7萬人。工總主席羅仲榮呼籲港府放寬中低技術工人來港工作,否則香港的工業將繼續北移,在港聘用更少人員。
工總委託香港經濟研究中心就香港製造商及貿易商在內地的經濟活動進行研究,首階段先向全港12.3萬家註冊製造商及貿易商發出問卷,收回2597份,回收率為2.1%。
港大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院長王于漸解釋,12.3萬家公司中,約8.6萬家為5人以下的小型公司,部份則是已沒有經濟活動的空殼,所以超過2%的回收率已具代表性,可以推算整體情況,第二階段他們會詳細訪問其中400家公司,了解港商在內地的經營情況。
王于漸指出,調查中發現,55%受訪的貿易公司在內地有參與製造業,另外調查包括從事「三來一補」的加工企業,故所得的結果更具代表性。
調查又發現,香港工貿公司估計在內地聘用了1100萬人,其中1000萬人在廣東省。受訪公司聘用的港人,估計為47.7萬人,當中約8.8萬人超過一半的工作天要返內地。
羅仲榮指這種趨勢令人憂慮。「20年前香港工業僱員約90萬人,只有5%在香港以外聘用,現時則只得5%在香港聘用,如果香港政府不肯放寬內地人來港工作,這個比例只會愈縮愈小。」
身兼金山工業(040)主席的羅仲榮續稱:「我們現時需要的是輸入中低級人才,例如我現在要在香港請個30歲的QC﹙品質檢定員﹚,或者初級工程師,真係請唔到,結果要香港的高級工程師返內地培訓初級工程師,最後連佢都在內地定居,香港為珠三角搞咗個很好的人才庫,自己卻享受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