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平息表面低其實不低

理財智慧:平息表面低其實不低

稅務貸款所標示的「低息」,通常是以平息(FlatRate)計算。很多的消費性貸款也會以平息標示,因為利用平息作為宣傳重點,看起來會比用普通年息來標示為低。所謂「平息」的意思,是利息支出不會隨本金的減少而減少。
一般的透支戶口貸款或樓宇按揭貸款,利息會隨着本金減少而減少,剩餘的欠款本金愈少,每期利息還款便愈少。例如以年息五厘借入十萬元的貸款,分十二個月歸還,那麼每月的供款額便為$8560.75。如果計算一年之內總付款額,便是102,728.98(12×8560.75)。一年之內總利息負擔是$2728.98,約佔總貸款額十萬元的2.73%。

利息不隨本金遞減
為何這種貸款所付實際利息會比標示的5厘為少?這是因為利息會隨着本金減少而遞減。第一個月所付的$8560.75,利息為$416.67,因此償還本金$8144.08,第二個月所剩下的本金便為$91,855.92,供款利息亦相對降低到$382.73……如此類推。在最後一期的還款,所付的利息只是$35.52。從這個例子之中,會看到利息會隨着本金降低而下降。
至於平息又如何?帳面年息5厘,以十二個月計,便是0.4167%。如果借入一筆$100,000的貸款,以月息平息0.4167%計算,還款年期為十二期,那麼每月供款會是多少?以平息計,一年之內總還款額為$105,000,即100,000×〔1+(12×0.4167%)〕,再除以十二,便得出每期還款額為$875。比對非平息每月供款多付$189.25($8750-$8560.75),總利息亦多付$2271($5000-$2729)。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