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頭屬極度瀕危鳥種的白鶴(Crane)昨晨九時在米埔出現,是本港有記錄以來首次發現白鶴蹤影。目前全球共有二千五百至三千頭白鶴,多數在本港以北八百公里的長江流域過冬。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米埔自然保護區經理楊路年認為,這頭白鶴是隨着最近到港的冬季季候風抵達米埔。
每年白鶴都帶着自己的幼鳥,從俄羅斯的出生地遷徙至南方。整個冬季期間,幼鳥大部份時間均待在父母身旁。是次在米埔發現的白鶴屬幼鳥,暫時未發現白鶴成鳥的影蹤。楊路年說,該頭幼鳥應該是今年才出世,近日天氣寒冷,候鳥開始南下避寒,白鶴的南飛路線一向不經香港,可能牠跟隨其他成鳥南下時不慎走失,誤闖米埔。
白鶴多以草根、蝸牛等為食糧,有時也會食魚。昨日所見,該頭白鶴健康良好,一切無恙,不過楊路年擔心這頭幼鳥沒有成鳥照顧下,未必能獨立生活。牠昨日覓食時看來有點困難,並不成功。
白鶴成長後身長可達一百三十厘米,主要棲息於蘆葦沼澤濕地。繁殖期為每年五、六月,在沼澤中築巢,每次可產卵兩枚,幼鶴破殼後八十五天方能飛翔。白鶴每年過冬幾乎都會以鄱陽湖作補給站,每年十一、二月,那裏都會有二千多頭白鶴棲息,蔚為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