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特首董建華昨日在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面前指「中央對傳媒很寬鬆」的言論,本港學者認為,董建華明顯不滿本港傳媒,因而在領導人面前不自覺說出心中話,但這番話實無必要,反而再一次顯露他欠缺處理政治問題的技巧。香港記者協會則反駁,中央對本港傳媒是太嚴謹而非寬鬆。
記協主席麥燕庭指,本港記者北上採訪至今仍要經申請批准,並受多項嚴格規限,記協多番要求特區政府協助處理此事不果。她對董建華的言論感到大惑不解,因目前仍有二十多名中國記者在內地坐牢,數目是全球之冠,中國政府無論對內地或本港記者都太嚴苛。她批評董建華無視香港作為國際傳媒中心,竟說出「中央對傳媒很寬鬆」的說話,實在令人憂慮。
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高級講師宋立功表示,經過連日來與傳媒的齟齬,相信特首只是自然流露他的想法,並非刻意在領導人面前挖苦傳媒,但「佢完全冇必要咁講吖,政治上處理得唔太好,佢大可以講希望傳媒提高專業水平」,他認為事件反映董直率及「唔多聰明」的個性。
至於董建華對《蘋果日報》記者的強硬語氣,宋立功說,如果董明知該記者是來自《蘋果》,便反映他的確對《蘋果日報》十分不滿,相信是由於《蘋果》經常不留情地批評政府。
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院副教授蘇鑰機則認為,記者提出令董尷尬的提問,「佢唔開心係可以理解嘅,但問題係點樣做好一啲,提升民望,否則佢有排唔開心」。他說,港府與傳媒的關係處理不好,最終只會是兩敗俱傷,建議董應大方一點、器量大一點。
不過,蘇鑰機認為,董回答記者問題的表現並無問題,他已算十分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