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過去三個月發現部份街市雞隻感染禽流感H5N1病毒,漁護署於上月底也在一批非法入口的禽鳥中,驗出兩隻水鴨感染H5病毒,當局強調街市死雞的禽流感病毒,並非九七年的可令人死亡的品種,也無大量雞隻死亡,故沒有即時公布,但有立法會議員批評當局是隱瞞事件。 記者:梁洵瑜、馮永堅
食環署一邊廂說街市沒有爆發禽流感,但卻突然由本月起的連續三個月內大幅增加清洗日的數目,由每月一日,改為本月增多四天、下月增多七天及明年二月增多四天。有商販表示強烈不滿,高喊:「隔兩、三日洗一次,即係叫我哋唔好做生意!」
該署由今年九月起在五個街市,包括楊屋道、保安道及大成街街市等的死雞樣本中(見表),發現三十八個感染禽流感病毒,基因排列結果顯示部份是H5N1,但與九七年可致人類死亡的品種不同。
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表示,這些只屬個別個案,現時本港沒有爆發禽流感迹象。他強調,禽流感已是本港風土病,每月間中也有一兩個街市出現禽流感,當局會密切監察情況,若發現死亡雞隻數目增加即會加強措施。
農場雞隻方面,漁護署於六月至今發現十四個雞隻樣本帶有H9病毒;上月底在沙頭角截獲一批非法入口禽鳥中,發現兩隻水鴨有H5病毒,已全部銷毀,現進一步化驗病毒基因排列。
對於當局不即時公布發現街市雞隻帶H5N1病毒,食環署發言人強調,不是隱瞞公眾,只因該些樣本是在恒常的死雞樣本測試中發現,雞隻健康良好,沒有大量死亡及蔓延迹象,而署方在證實禽流感病毒後已加強監察。
但立法會環境衞生及食物安全委員會主席李華明批評,當局隱瞞事件,因現已證實雞隻感染H5N1病毒,應公布提醒市民。
此外,食環署向街市雞販發出通告決定由本月起的三個月內大增清洗街市日數,活雞業甚為不滿,指摘臨近歲晚每隔三日清洗一次,必會嚴重影響生意。
荃灣楊屋道雞販翁小姐批評,自冰鮮雞輸港後,生意額已大跌兩、三成,現時還在冬至及農曆新年前賣雞的「黃金檔期」,大增街市的清洗消毒次數,實是趕盡殺絕雞販,該街市二十四檔雞販會於今日約見食環署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