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剛換了一位財政部長,到底這對於明年的投資環境有多大影響呢?德盛安聯資產管理亞洲首席投資顧問陳致強認為,新人的做法仍有待觀察,但肯定地說「美國布殊政府知道要更快地剌激經濟,令到他可以連任」。他形容美國正處於極重要的關鍵時期,因為布殊政府要令市場認同企業的盈利有上升空間,上市公司才可以放膽投資;造就一個正面的經濟循環,方可以令股市回升。 記者:陳華雄
陳氏形容今次布殊政府方向正確,也一定會很進取及「做到最盡」,但能否令市場信服,則是一件難以預測的事。根據他的估計,能夠成功的機會暫時小於50%。雖然如此,他不相信美國會出現一個通縮的惡性循環,故此不會建議投資者買債券,因為債券明年的回報肯定難達過去3年的優異表現。
至於存款,他相信美國息率未來半年仍會再減多一次,幅度大概是0.25厘,所以現金的回報肯定會「低得可憐」。
最後的投資選擇當然是股市。他相信股市在明年仍是波動的一年,其中恒指的上下波幅將介乎9000至11000間;假如布殊政府無法推動一個正面的經濟循環,美股則仍會向下尋底。因此,他相信投資者最適宜的投資取向是揀選優質股份作短線投資。
至於成功的揀股心得,陳致強說不可以講及個別股份,但可以說一個大方向,關鍵在於找尋一些產品具議價能力又有營業額增長的中型公司,而且這些公司要「抵買」。何謂「抵買」?他說「PE要8倍以下、盈利增幅可達1成以上、息率在5厘以上、現金流量強勁」才是好公司。「究竟有沒有這些公司呢?」陳氏說100間上市公司也有一兩間,而且要在全球各地股市搜索,不能局限在本地。具體行業方面,他說一些澳洲上市的原材料生產商擁有上述投資特質。
但散戶甚少有機會投資海外公司,如何辦呢?陳氏說,一些本港上市的中國公司也可以考慮,但要小心衡量公司管理層的可信程度,雖然這些公司正不斷改善管治的水平。至於香港公司,他認為地產股盈利高峯期已過、銀行股在通縮期也難有作為、公用股有減價壓力、綜合企業也難在經濟不景時有良好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