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由買賣<br>歐盟排廢氣設配額制

可自由買賣
歐盟排廢氣設配額制

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而制訂的《京都議定書》,得不到美國確認而險些觸礁,幸得歐盟和世界多國支持而可繼續維持。如今歐盟坐言起行,十五個成員國的環境部長周一同意在二○○五年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全球首個同類的跨國交易機制,既為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出力,亦希望起示範作用,作為建立全球氣體排放權交易市場的濫觴。

協議訂出各成員國的公司二氧化碳排放權配額,排放量超額者,可向未滿額的公司購買配額,否則會被罰款。

6行業先實施超排罰款
罰額最初少一點,每超額排放一公噸二氧化碳罰四十歐元(約三百一十五港元),到二○○八年增至一百歐元(約七百八十七港元)。
實行之初,能源、鋼鐵、水泥、玻璃、造磚、造紙業等受六種排廢氣最多的工業先受限制。
協議容許成員國可申請退出,但規定在二○○八年必須再次加入。英國公司自今年四月起已試行全國性排放權交易市場,為免有衝突,故獲豁免。
丹麥環境部長施密特認為,這機制是有利環境、企業、經濟的三贏制度,並說:「配額制容許企業以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減少氣體排放。」

工業界恐成變相能源稅
雖然有工業界對制度表示懷疑,當中以德國尤甚,擔心所謂交易制度是變相的能源稅,但卻獲得環保團體認同。
世界自然保護基金對制度表示讚賞,英國皇家雀鳥保護學會認為這「交易制度將有助歐盟做到對《京都議定書》所作出的承擔,因為這涉及實則的罰款」。
根據《京都議定書》,歐盟在二○○八至二○一二年間,將二氧化碳等六種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削減至比一九九○年水平還要少百分八。
目前已有交易商以全球公司的排放指標作為炒作對象,每公噸二氧化碳排放積分的轉手費為每公噸五歐元。

美排氣最多或無緣交易
最諷刺的是,交易商中來自美國的最多,但美國並無簽署《京都議定書》,就算有個國際性交易市場,美國也可能不許參與。
英國廣播公司/美聯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