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菜牌:<br>素館大廚為創新菜改食齋

新菜牌:
素館大廚為創新菜改食齋

如果今時今日你重覺得食素好悶、好寡、好係中年人飯局……咁你就真係走寶喇!素菜的形象經已大變身,菜式多元化之餘,所選用的素材與烹調手法更是嚷着減肥人士之首選,大廚曾師傅到了這間素食館研製新菜後,亦開始戀上齋菜,甚至對豬、牛有抗拒。

文:鄭潔兒 攝影:陳穎
逢星期一至五刊出

幾位店主既無宗教信仰又不以素食為本,只因陳先生首次接觸飲食業,見黃埔新村附近並沒有素食館,心想多元化又有特色的健康素食正好符合市場需要,便有信心又有心思去開辦「素軒」。店內素白的牆壁上掛了好幾幅茶壺圖畫,枱布清一色綠色,感覺簡單而舒適,由內至外都充滿青春氣息。

曾師傅鍾情煮中菜
去年七月開張的「素軒」主要提供綠色飲食和天然健康素菜。除了保留舊式齋舖所供應的齋菜外,更增添了不少其他國家的多元化菜式。幾可亂真的動物造型素食,要做到似模似樣,又要做到味道相近,真要下一番工夫。入行二十多年的曾師傅,多年來以烹調中菜為主,曾於中國內地如廣西、吉林等地工作十年,特別偏愛材料眾多而味道天然的中菜。後來為了追求多方面發展,選擇在「素軒」烹調素食。

人到中年啱食素
當問及是否新嘗試時,曾師傅自信地說:
「其實同做『雜』(即一般有肉類菜式)時相似,因為有根柢,只係需要畀心機研究每種食物嘅味道,多啲睇雜誌吸取靈感,多啲諗,做出嚟嘅素菜同本來食物嘅形狀同原味起碼有八成相似。」
魔芋粉、濕腐皮和枝竹等都是大部份素菜「變身」的原材料。曾師傅舉例:
「好似用濕腐皮做魚時,只要加啲紫菜就可做出魚嘅微腥味道,好接近原味。」
現年約四十歲的曾師傅笑言:
「一個人踏入中年,身體容易積聚過多膽固醇,平日又少運動,所以要健康最啱由食物開始。我自從做素食後,返屋企煮飯時太太都話我煮嘅餸清淡咗好多。我𠵱家對豬、牛都有些少抗拒,可能係慣咗啦!」

聯合國式齋菜

檳城石頭魚$42
濕腐皮加秘製香料
馬來西亞
荔芋魚食得多,這石頭魚是師傅以濕腐皮加香料秘製而成,外皮香脆,「肉」質幼滑有鮮味,蘸上以雜菜水熬成的茄汁,色澤更吸引。

芝士火鍋$78
用淡奶加菠菜煮溶
瑞士
在素食館吃芝士火鍋還是頭一次!瑞士芝士以低脂淡奶煮溶,加菠菜汁煮成忌廉綠色,芝士味濃香而不膩,伴以麵包、炸素春雞、日本新薯、西蘭花和小甘笋,最後品嘗芝士菠菜汁撈天使幼意粉,Yummy!

法式焗玫瑰花螺$28?半打
魔芋粉做螺肉
法國
真田螺殼內釀着以魔芋粉製成,加玫瑰露和日本醬油等煮至乾身的素螺肉,再加上香草、花紅粉和西芹茸等焗香,爽口美味程度絕不遜色於真貨色!

樟茶神仙鴨$68
醃過夜再煙熏
中國
此鴨雖然外表黑黝黝,試過就知「走唔甩」,它以濕腐皮、魔芋粉為原材料,加普洱茶醃足一天,煙熏後炸至外皮香脆,可伴乳豬醬食。埋身已覺茶香撲鼻,咀嚼時齒頰留香。

日式南瓜盅$128
腍香甜滑
日本
日本溫室南瓜的腍、香甜和滑令曾師傅一見鍾情,炮製出這個以椰汁、花奶和少許咖喱煮成的素蝦南瓜盅,香芋和南瓜吸收了椰香更入味。

食客齋評



素軒
電話:21421919
地址:紅磡黃埔新村民泰街43號地下C1
座位:100個
營業時間:平日上午十一時至晚上十一時;星期日、公眾假期、初一及十五上午十時至十一時
付款方法:現金及信用卡(Visa&Ma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