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在我心中 - 鍾偉民

天堂在我心中 - 鍾偉民

「當我在愛人的懷抱裡,我便是在天堂。當我覓得此生最愛,我與躋身天堂何異?天堂不在我頭頂,而在我心中。我所享用過的愛,是我橫渡時間的小舟,送我到那天堂之岸。」張小嫻散文《天堂之岸》這麼說。
你相不相信有「天堂」這樣的東西,或者地方?
如果你相信,你的天堂會是怎樣的?在頭頂?在心中?還是在臍邊?在腿間?余光中先生好像有一首叫《雙人床》的詩,提到「天國在下」,兩個人在床上,糾纏膠結,捲入黑甜的深淵;這樣的深淵,那一刻,詩人認為是「天堂」。
禪師的天堂在路上,在腳下,在人間。
同樣是天堂,上中下位置不同,情調就已經大異。
細想,天堂該有怎麼樣的內容,佈局如何,人口和管理問題是否完善,一日三頓飯有什麼供應,就更複雜了。吝嗇鬼的天堂和購物狂的天堂,陳設就完全兩樣。「沒有名牌商店,我寧願下地獄。」就這樣到地獄裡去,讓惡鬼割了肉做火鍋的人,當然不少。
天堂,說到底,原來就是我們認為能得到「最大幸福」的地方;到了那個地方,我們就可以無憾,可以自在。
我的天堂,是還沒得到的「徹悟」。「徹悟」太玄,太高渺?簡單說,就是「明白事理」。萬事萬物,生滅榮枯,因緣和合,都有其「理」,要真能「明白事理」,談何容易?人在俗世修行,太多的貪嗔癡擋在面前,成為迷障;天堂,總是遙不可及。
「我愛你。」這麼說的時候,我感到身在天堂;忽然,大家結了怨,滿心是恨,地獄,竟已橫在面前。「放下,放下就自在了。」智者說。但怎麼能「放下」呢?「做」教徒的,總渴望扛著個浮名上天堂,如果「明白事理」是天堂的入場券,恐怕這些智障人,都得在門外吃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