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殊總統果斷地將兩位「自己友」──奧尼爾和林賽殺將下馬後,又再果斷地提名鐵路運輸公司CSXCorporation主席約翰.斯諾(JohnSnow)和高盛前主席弗里德曼(StephenFriedman)分別出任財長和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動作狠且快,不愧為政治家。
然而任用一位工業家接替另一位工業家,是否便可扭轉乾坤?無疑律師出身,又是經濟學者,更曾出任在商界極具影響力的「商業圓桌會議」(BusinessRoundtable)主席的斯諾,其與企業的關係及掌握市場脈搏以至其口才或都比奧尼爾優勝,可是奧尼爾、斯諾等都是福特(GeraldFord)任總統時的中層官員,當時的白宮幕僚長,正是現任副總統切尼,再起用「自己友」,不無給人「新瓶舊酒」的感覺。
至於另一位新貴猛人弗里德曼,他曾與前財長魯賓在高盛共事20年,被形容為「操華爾街語言的人」,有金融界和商界背景,其反應和處理事情的智慧,想必會比學院派、不懂玩政治的林賽為高,相信日後在推行政策上,應比已呈辭的組合和諧。
「政」、「經」乃難以分割的連體嬰,互相影響,只看長短期而已。布殊政府處處以政治掛帥,試問搞經濟的又怎能次次追趕得貼?若稍有差池,或非以政治為優先考慮條件,從而「調整」策略或口脗,中箭乃必然之事,奧尼爾便是如此這般墮馬者也。
筆者有一怪想,若以金融出身的弗里德曼做財長在前線「推銷」政策,而商企出身加上是經濟學者的斯諾在幕後策劃及與商界聯絡做lobbying,將兩者角色調轉,會否更理想、更奏效?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