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失傳 少林絕技申報世界遺產

恐失傳 少林絕技申報世界遺產

「天下功夫出少林。」在金庸筆下,少林寺雖經歷不少劫難,但最後關頭總能化險為夷。不過,現任少林寺方丈釋永信表示,世人所知的少林功夫正趨於單調,其博大精深之處已鮮有人知,因此,少林功夫將申報「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以便及時有效地加以保護。

釋永信方丈前日在北京「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搶救與保護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演講時,兩位少林寺小和尚一開始就在他身旁左右站定,一腿立地一腿貼臉向上,展示少林樁功「朝天蹬」。

研討會表演絕技朝天蹬
在釋永信二十多分鐘的演講中,兩名小和尚紋風不動,令中外專家學者讚歎之餘,不少與會者還情不自禁地起身觀看、拍照。
位於河南嵩山的少林寺已有一千五百年歷史,近年國內外搶註冊少林商標、網站域名等問題,令這座千年古剎深受困擾,少林寺武僧團到外國訪問時,有時甚至要當地的「少林」團體認可才能打出少林招牌。

博大精深之處鮮為人知
釋永信表示:「隨着現代科技和軍事的不斷發展,少林功夫保衞安全的功能基本喪失,其宗教文化精要內涵也在逐漸消失,人們所認識的少林功夫趨於單調,而真正的少林傳統武功博大精深之處卻鮮有人知。」
他指出,之所以有「天下功夫出少林」的說法,是因為少林任何一個拳種、功法都既能獨立,又在精神內涵上與少林功夫相融合,加上少林寺部份殿堂、壁畫、雕塑、塔林和碑石,以及一千五百年來的文物古迹和精美藝術品,這些無形和有形的財產,完全符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非物質遺產的申報資格和評選標準。

禪武文化體系應受保護
釋永信強調,少林功已形成了完整、系統的禪武文化體系,一旦申報成功,對及時有效地保護傳統少林功夫的源頭和根基,有很重要的作用。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每兩年評選一次「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每個會員國每次只能提名一個項目,少林功夫可能要排在古琴、南音之後才能獲得國家的推薦。
本報記者/河南《大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