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會計師公會向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提交明年度財政預算案建議書,建議削減個人薪俸稅免稅額,由10.8萬減至9萬元,估計可增加稅收40億至50億元;又建議港府可考慮對繳納利得稅、薪俸稅及物業稅的人士徵收臨時附加稅10%,為期2年,預計每年可帶來額外收入74億元。
會計師公會稅務委員會主席雷添良表示,預計今年政府財赤高達650億至700億元,故政府應首先從支出方面着手,解決財赤問題,不過亦應考慮開源。他認為,調低個人免稅額及增收臨時附加稅,是較有效及低成本的做法。
他又指出,個人免稅額在過去8年的增幅,遠高於消費物價指數,故可考慮調低,擴闊稅基。至於臨時附加稅,他認為作為短期措施,可給予外國投資者香港仍維持低稅率的訊息;但若決定降低個人免稅額,應只向繳納薪俸稅標準稅率人士徵收臨時附加稅,此舉亦可為庫房帶來53億元額外進帳。
雷添良又建議,政府可考慮加差餉1%,這可增加收入25億至29億元。他並提出政府中長期應研究引入消費稅。
另外,公會又建議,政府應同時引入促進商貿活動的措施,包括提供稅務優惠予向關連公司提供管理及顧問服務的地區總部;集團課稅豁免措施,靈活處理分判到內地進行工序的稅項攤分比例;以及給予為期5年的製造業50%利得稅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