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類保護文化

非物質類保護文化

「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繼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之後,予以保護的第三類世界遺產,包括語言、口頭文學、音樂、舞蹈、遊戲、神話、宗教儀式等大眾化的傳統文化形式,以及舉行傳統文化活動的場所。
首批十九項「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於去年三月公布,已有八百年歷史的崑曲是中國唯一入選的項目。

崑曲是首批入選項目
中國目前已申報及準備申報這類遺產的項目,包括福建南音、江蘇常熟古琴、少林功夫等。中國二十八個風景名勝被納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其中納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包括長城、北京故宮等著名古迹,而納入世界自然遺產的包括武陵源(張家界)、九寨溝等風景區,黃山、泰山等則是文化兼自然遺產。
被納入「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或文化、自然遺產,可獲聯合國資助,以開展保護工作,同時也是吸引遊客的生招牌,故各地都傾力申請。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