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條憶六四 - 王岸然

二十三條憶六四 - 王岸然

二十三條的出現,源於六四,這大概是很多人忘記了的歷史。今天當二十三條硬通過成了現實之時,很多人還不清楚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特別是年輕一代,還有人誤信了左派的一套宣傳,說二十三條是為了國家安全所需,反對就是不愛國的歪論。
早前在大專的一個論壇上,就有左派的學生當面挑戰筆者,指筆者誤導學生,指二十三條與六四無關。同場演出的葉劉淑儀更以為執到寶,一唱一和,拿着二十三條的諮詢文件說,在八八年基本法的草案中,已經有類似的條文,要求香港立類似防止叛國的條文。筆者不想當時的討論被這些支節帶開,只叫學生回家多看歷史。
筆者早就談過,大專學生在反對二十三條的事件上,針對葉劉淑儀的情意結起了一定的作用,因為葉局長在執行公安法中的強硬手段,連對幾位學聯成員也絕不手軟。筆者的觀察,以出席兩次大專論壇所見,學生對立法的歷史原因與其必然性其實不大了了,甚而有多人帶點天真地問是否港人大多數反對立法還是一定實行?(筆者早下的結論)
忽然想起,六四已經過去十三年半,今天的大學生當年只是小學生,不清楚也是正常。二十三條是明年中才正式立法,就算立法是必然,支聯會與現時的學界領袖其實有一件事情應該做,而且是深入地,有計劃地做,就是利用事件重新喚起市民對六四慘案的反思,特別是在中國一片開放改革氣氛中長大的年輕一代;中國其實還是在一個極權政體所掌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