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昨日的表現出乎意料之差,美國撤換財長應該是利好外圍股市,恒指不進反退,只能險守9800,已是相當差勁的表現。筆者依然維持守於9800之上短線偏好的看法,雖然很可能今日已證明是錯,但策略則是正確。這種關鍵事件往往可以扭轉市場氣氛,所以止蝕位不需太遠,而勝負又會在短時間內分曉。
不過選擇恒指期貨出擊,則證明了是相當蝕章的行為,如果是看中順風順水,自然不介意持倉過夜,但昨日險守9800,收市9840,完全不足以證明已見底,持倉過夜與否,變成了見仁見智的問題。以筆者意見是值得冒險,可是一夜之後隨時裂口低開失去預算,所以實際上是兩難局面。
昨日一文也曾輕輕帶過,以標普期指作出擊對象會更好,在美股時段隨時可以逃生,風險控制工作會好得多。而且恒指要升,一定要由外圍帶動,何況滙豐(005)受制於Household交易的進展,短期也難有機會大升。
交易所延長時段,惹來不少反對聲音,但至少應花些工夫,去研究將恒指代表性提升,以及如何在成本與交易效率間取捨,否則認真的本地投機者,只會愈來愈多投向外國期指的懷抱。
直至執筆之時,金融市場最大的反應是美元顯著轉弱,特別是對日圓。弱美元有可能成為另一刺激經濟的工具,港元與美元掛鈎,美元下挫會令港元資產吸引力下跌,不過另一方面,港元轉弱卻有利本地經濟,影響絕非一面倒。
從美元弱勢的角度來分析,以期指好倉作工具去迎接預計中的升浪,已是另一重蝕章的行為,因為恒指中地產電訊佔頗大比重,這些公司並非直接受惠於弱美元,因此在標普期指以外,另一做法是簡簡單單博出口股。
現時股市資金流向是主導,在選擇入市工具時要十分小心,絕對會影響風險與回報的比例,不懂變通長期蝕章,是會增加輸錢的成數。
黃國英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