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手記:虛擬購物受落 眾網交鋒

矽谷手記:虛擬購物受落 眾網交鋒

感恩節後大減價的市道,果然令人鼓舞,節後三天,美國的零售業銷量較去年同期增加11.9%,網上零售增幅更為顯著。網上零售雖然只佔整體1%左右,但上季增加35%,顯示愈來愈普及。

公司轉型拔頭籌
2000年網股起飛,很多公司都嘗試在網上零售行業分一杯羹,可是並沒有一家能夠明顯取得優勢,dotcom經過兩年的整合或轉型,網上零售反而可能由幾家起初不是打正旗號作零售產品銷售的公司先拔頭籌。
Amazon原是賣書的,後來加入CD、玩具、電子產品,現在他們差不多全線經營零售生意。網上賣書很快被人接受也不難理解,皆因書籍的質素,通常不在乎外觀,也很少會有太大參差。一般的零售產品,尤其是時裝之類,要顧客習慣在網上購買,自然需要一段適應期。
至於Ebay,原是網上二手拍賣場,但隨着放在網上的一手產品愈來愈多,加上賣家還可以選擇毋須投標的BayNow服務,Ebay便同時兼任零售網的角色。同時,雅虎的零售網也日漸完善,售賣傳統的零售物件或品牌。
隨着這幾個網站銷售貨品的類別愈來愈重叠,賣書網頁、搜索器網站與二手拍賣場,很有可能在網上購物市場正面交鋒。
可是網上購物如同電話購物一樣,最大的障礙之一便是可靠性。在傳統購物模式,顧客付錢後便可以拿走貨品,但網上購買的貨品,最快都要一至兩天才送到,相對少了一重保障。

可靠性仍是障礙
最近揭發一宗歷來最大的網上購物訛騙案件,一名專門經Ebay售賣電腦產品的洛杉磯男子,一直透過CalvinAuction銷售兩年,但年初突然停止送貨,該公司後來還倒閉了,價值45萬美元的交易完全沒有兌現,涉及的顧客達26名。Ebay接到很多關於這家公司的投訴,才揭發此事。
可能便是因為在網上銷售,實在太簡單方便,不法之徒要利用它來行騙,也自然較容易。所以,要大部份人改變購物的習慣,似乎還需要一段長時間。
魯笨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