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古時闖蕩江湖的俠士,最麻煩是保持個人整潔衞生。你我都知道,「江湖」這個地方那麼廣袤,晝夜兼程,風塵雨雪烈日寒霜,當然一身酸臭,還每隔一陣與歹人仇家官兵或女主角大打出手,損傷不在話下,那衣服要不要換洗?
對。「更衣」是個問題。
從來大家推崇儒俠。若非文武雙全,硬是矮了半截。武夫是粗人,當上主角的機會不大,邋遢點也算了。名留青史(或小說)的,都一手書,一手劍。
光是裝身,該小小布包袱夠位嗎?響雷下雨,濕淋淋像落水狗?儒俠應該有油布衣服或斗篷。到了京城,忙把青洋縐大褂取出穿上。若拜客,行頭花點心思,又換一身褲褂,再穿薄底官靴,戴青紗小帽,才顯莊重儒雅。夜襲或探敵,戲服喚「夜行衣」,實際是短衣,黑色緊身,足踏快靴,才可飛簷走壁。忽在煙花曲巷邂逅名妓,尋芳訪艷,你說是不是重新裝扮?他還有把折扇、一柄寶劍、一些訂情信物(諸如古玉環珮雞血黃田……)、一匹好馬。間中表演一下書法或寫信,文房四寶又是探囊於善本間取出。
我絕對不相信儒俠那件隨身小行李承擔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