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布殊果然有guts作出痛苦決定,在備受因經濟疲弱和企業醜聞等輿論壓力下,毅然將美國財長奧尼爾和白宮首席經濟顧問林賽兩位所謂「自己友」殺將下馬。
本欄於11月7日以「須力挽狂瀾於既倒」為題,文中指出無論輿論、市場、國會均對上述兩位仁兄之能力和表現甚為負面,他們的呈辭,實屬意料中事,只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然兩位仁兄為「主」(人)犧牲,不但不吭一聲,還說好話,真也夠義氣,誠大將也。
事實上,科網股泡沫爆破、「911」事件造成的後遺症、企業會計醜聞、雙赤等對股市和經濟帶來的影響,都不應全入奧尼爾和林賽的數,只不過前者性格爽直,周不時語不驚人,變成得罪人多,稱呼人少;後者則是學院派,多紙上談兵,不切實際而已。
但政治便是如此殘酷,責任亦不容推卸,作為經濟第一把手和顧問,不要說有沒有智慧,會不會做人(玩政治),就是時勢不「就」,一旦出亂子,中箭乃必然之事。
證監會主席皮特、奧尼爾、林賽的離去,是布殊總統下決心挽回人們信心的好證明,同時亦反映美國經濟確實存在不少隱憂,非大動手術不可。但穩定壓倒一切,策略是先穩住信心,後再設法阻止經濟滑坡,聯儲局大幅減息,減稅甚或稅制改革雙管齊下,是希望可以將有重陷衰退之虞的經濟鎮住或扭轉過來,不然喬治布殊或將會重蹈老父覆轍──只能當一屆的總統。
然而失業率攀升至6%,顯示就業情況逆轉,恐怖活動和收緊公司法例又導致投資不前,假若聖誕、新年之消費市道未如理想,人們對明年(至少上半年)美國經濟實不宜過份樂觀。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