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最重要之財經事項,相信便是上周五美國財政部長奧尼爾及白宮首席經濟顧問林賽向總統布殊請辭了。基本上,在10月,白宮已開始秘密地尋找奧尼爾的繼任人,這消息早已在市場流傳,個別美國的主要報章亦有類似報道,只是奧尼爾的辭職在時間上不大清楚而已,故上周五當他們宣布辭職,並未對美股構成太大壓力,市場認為此乃美國總統布殊快將推出一系列刺激經濟方案之前奏,故美股反而因他們的請辭而上升。
據美國消息指出,白宮首席經濟顧問林賽的接替者,很大機會是美國高盛的前主席StephenFriedman。至於財政部長奧尼爾的繼任人,則可能是有關方面太過保密,以及人選太多(如聯儲局前要員WayneAngell、美國經濟預算專家JohnCogan等)的關係,在執筆時仍未有風聲誰是奧尼爾的繼任人。筆者估計,布殊正為推出之刺激經濟方案而煩惱,剛巧Cogan是這方面之專家,再加上早前布殊曾私下跟他會面,故Cogan是奧尼爾繼任人的機會頗高。
市場認為,美國財政部長奧尼爾請辭之原因是,他將未能有效地幫助布殊將推出之一系列刺激經濟方案。由於布殊的改善經濟措施,不外乎減稅及增加基建等策略,但奧尼爾早前曾多次公開指出,這些方法只會令美國財赤大增,真正成效不大。由於與奧尼爾的經濟觀念不同,白宮憂慮他未必能成功說服國會通過這些刺激經濟方案。
據報道,經一輪研究後,布殊的助選團認為布殊能否成功連任,取決於選民是否相信布殊可令美國經濟真正復甦,故改善經濟是布殊競選連任的重要武器,正如上周白宮的發言人(WhiteHousespokesmanAriFleischer)就奧尼爾之請辭時指出:「Thepresidentlookstheeconomyasamatterthatisbiggerthananyoneperson.」(即美國總統認為美國經濟比任何一個人重要),但筆者認為此句之真正含意應該是:「美國總統連任比任何一個人重要!」。
最後,由於明年是布殊展開競選連任的重要時刻,近日在布殊內閣的財經要員相繼被辭退,除美國財政部長奧尼爾及白宮首席經濟顧問林賽請辭外,美國證監會主席HarveyPitt亦已在上月辭職,其空缺至今仍未補回。不少專家相信,布殊辭退這些要員的主因,除了他們未有盡力及有效地推行布殊的改善經濟方案外,真正的背後原因是,布殊欲給選民一個強烈訊息,他已很積極地致力於改善美國經濟,並藉更換重要的財經官員,來增加選民對布殊可令經濟復甦之信心。故此,近日美國證監會主席、美國財政部長及白宮首席經濟顧問等相繼被辭退,是政治目的高於政策目的(Itwaspoliticsmorethanpolicythatpromptedtheshakeup)。
譚紹興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