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日本經濟新聞》昨天報道,日本的豐田、本田和日產汽車已取代美國同業,成為全球3家市值最大的車廠。
這是戴姆勒-平治(Daimler-Benz)與佳士拿(Chrysler)在1998年秋季合併(現稱戴姆勒克萊斯勒)以來,日本車廠首次登上全球「3大」的寶座。受惠於成本下降及北美市場佔有率擴大,加上環保汽車等研究開發領域處於領先地位,豐田、本田和日產近幾年業績強勁,令這幾家公司的股票在日本國內外獲得高投資評級。
截至上周五,豐田市值已上升至11.48萬億日圓(約7250億港元),本田和日產也分別增至4.48萬億和4.35萬億日圓。相比之下,戴姆勒克萊斯勒的市值則跌至相當於4.27萬億日圓,由原來的第3位滑落至第4位。
預期豐田、本田和日產本財政年度(截至明年3月底)的純利將可分別刷新紀錄。與日產不同,豐田和本田在日本市場表現一般,但3家車廠在美國市場的份額均有所擴大。美國11月份整體新車銷售比去年同月下跌13%,但豐田和日產錄得跌幅相對溫和,而日產的銷售更上升5%。
上述3大車廠目前均大力投資於研究開發(R&D),其中豐田和本田上周一推出全球首部燃料電池汽車。相反,美國最大的3家車廠現時則慘淡經營,通用汽車(GM)和福特(Ford)在第3季分別錄得淨虧損,主要受該兩家車廠在經濟繁榮年代積極進行公司併購拖累。與1998年底的市值相比,戴姆勒克萊斯勒、通用汽車和福特迄至上周五的合計市值大跌六成。相較之下,豐田、本田和日產同期的市值合計增長三成。
福特汽車營運總監謝勒(NickScheele)上周五表示,日本車廠正倚賴日圓下跌來擴大在美國市場的利潤。他向日本傳媒說,日本政府僅靠弱勢日圓來刺激經濟,無心於解決「基本問題」,而日本財務大臣鹽川正十郎上周指美元應升至150至160日圓水平,更是「荒謬」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