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投資:通縮年代的投資技巧

債券投資:通縮年代的投資技巧

很多長者或懂得投資的人士,他們早已在五年前或更早時間便已成功賺得數以百萬計的投資回報。他們成功的途徑包括投資置業、吸納股票、持有的士牌照、購置鑽石或黃金……等。更為出眾的人士,即那些通過投資賺取過千萬身家以上者,他們更明白借錢投資的重要性──利用銀行借貸,以三成首期購買房地產或的士牌照,財富增長之快,真是羨煞旁人。

通脹期物業勝現金
這些投資心得其實很簡單,因為過去的香港處於一個通脹的投資環境,而通脹的特點是資產價值會不斷上升,現金的價值則相對下跌。最明顯的高通脹例子便是公公婆婆所常說的故事──當年日軍侵佔香港的時期,現鈔的價值是完全無保障的,今天可以用一袋現鈔換回一袋米,但下一個月則需要兩袋現鈔才能換到一袋米;也就是說,現金是不能保值的。通脹時間愈長,現金的價值便愈低,手持大量現金是最不理智的投資方法;相反,若手上持有資產愈多,時間長了,價值便會愈高。所以,為了要持有更多資產,最理想的辦法便是大舉借貸,目的是令自己名下的資產倍增,在通脹環境下便可鶴立雞群地跑贏大市。
真沒想到,過去絕大部份時間身處於通脹環境的香港,至今天為止已經歷了數個截然相反的通縮年頭(見附圖/表)。我們過去賴以成功的投資心得,在新環境下已完全行不通。要在通縮環境下投資,其實一點也不困難,因為它的概念就是前者的相反。

通縮期須減持資產
在通縮的情況下,資產價格會不斷下跌,而現金的價值則會不斷攀升,所以,只要減持手上的資產,我們便不會成為通縮下的輸家。雖然,在個別情況下,我們仍需要持有某些資產,但要減低資產下跌的影響,借貸投資的行為則必須停止,因為借錢就等同放棄現金,捨棄一些具升值能力的現金,這些行為是多麼的愚笨!
不少人都不約而同地質疑,銀行存款的利息那麼低,若持有大量現金而不用作投資,沒有利息滾存,在不停地使用或應付日常開支下,本金豈不是會被蠶食而變得愈來愈少?
事實上,現金亦有其額外升值能力的方法,因為對抗通縮的「現金」定義,除了手持的現金外,優良的債券亦屬現金。若預計未來的日子仍為通縮的年代,更為進取的通縮投資方法,便是通過債券或票據的處理,進一步提升現金的升值能力。至於如何具體利用這類投資工具,請留意每逢周一本欄日後的專題。
投資名句:“Cashiskingthesedays”
陳鳳翔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財資部主管
香港財資市場公會常務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