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圖片 編輯成書<br>23郊野公園生機躍現

美麗圖片 編輯成書
23郊野公園生機躍現

受到二次大戰戰火摧殘,香港郊野變成荒蕪之地,山嶺都是禿禿的,但經政府數十年來致力栽種及發展郊野公園後,郊野生機再現,處處綠草如茵,更發現達二百多種的蝴蝶、三千多種植物及罕見動物昆蟲,漁農自然護理署最近更推出《郊野新角度》一書,以美麗圖片等,讓大家一睹二十三個郊野公園的優美生態。

「山似光頭冇晒樹」
人類在香江聚落的證據可追溯五千年前,美麗林木在日軍侵華期間慘遭摧毀,居民後來又大肆伐木建屋重建家園。漁護署郊野公園護理主任楊嘉義說:「喺歷史圖片睇到,香港啲山都好似光頭咁冇晒樹。」
漁護署新書《郊野新角度》介紹本港二十三個郊野公園,本周三起於各大書館等發售,售價八十元,有關的圖片展明日起在長沙灣政府合署地下展出。她又說,政府五十年代起重新植林,在七○年代設立郊野公園,迄今一成七的土地已為草木覆蓋,而六成是在郊野公園內。

蝴蝶增至二百多種
該署的自然教育主任駱雅儀說,該署基線普查工作小組為製成該本新書,發現不少原以為較難見的動物,其實都可在郊野公園見到,如晚間才活動的丘鷸,「啲同事話成日都見到呀。」她並稱,本港蝴蝶種類已由以往的二百種增至近年的二百三十多種,佔中國蝴蝶品種總數的六分一,九三年更在畢拿山發現科學上首見的莫氏彎尾蜻蜓。
該署的郊野公園護理主任魏遠娥指出,逾半市民到郊野公園是旨在行山,新書並會詳列前往郊野公園的交通及「麥理浩徑」等行山徑所在,方便喜愛大自然的市民。
記者:翁煜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