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新語:二三線困境未完結

投資新語:二三線困境未完結

上周筆者看到一則有關本地投資者在今年投資成績的調查報告,內容頗令人沮喪,該調查結果指出,港人今年的投資成績未如理想,尤其是股票投資,投資虧損的人數較賺錢的人數多出一倍,就算是一向被認為較保守的基金投資,亦有不少投資者同樣錄得虧損。出現這個情況的原因,市場人士歸咎於本地及外圍的投資環境逆轉,在本地的經濟環境低迷及外圍的競爭環境激烈,再加上股份價格持續下滑,令財富蒸發下,本港今年的投資氣氛一下子跌至近30年來最差的一年。
雖然如此,但市場上總有部份投資者持較樂觀的態度,相信最黑暗的時間就是黎明將至的時間,再加上近期美國經濟數據似乎有好轉迹象,相信港股應該已經見底。不過筆者覺得港股真正的困難情況仍未完結,尤其是二三線股份,可能需要捱一段頗長時間。筆者不是想潑各位冷水,只希望投資者可以未雨綢繆,即使錯過在升市前以低位入市的機會,總比高價買入股份為好。

市場資金不足
來年港股仍未復甦的原因,可以從資金流向方面說起。由於大部份本地及國際投資者經歷了97年金融風暴,令到市面上出現大量股蟹及樓蟹,加上曾令投資者如癡如醉的網絡泡沫爆破,令有部份人被迫從短期投機者轉為「超長線投資」,在投資者剩餘作投資的資金被蒸發得「七七八八」下,要額外騰出新的資金一點不容易。
另外,雖然有投資者認為,若投資環境好轉,存放在銀行體系中的資金自然會回流至港股,對港股有利好刺激;不過,筆者認為,現時可以用作股票投資的資金並不太多,主要是在本地息口低企下,頗多投資者因為利率在過去一年持續下調,被迫把資金轉往回報較高的項目中,包括銀行存款證,這類投資項目都會有鎖定期,往往超過三年,以致資金短期內無法重回股市。因此,即使大市有好轉的機會,亦未必會對二三線股份有利。
鼎康御泰證券研究部副經理 彭偉新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