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恒基地產(012)擬每股7.6元私有化恒基發展(097)的計劃昨日向股東發出文件,獨立財務顧問百德能指出,恒發按市值調整的每股有形資產淨值達10.52元,但過往兩年股價卻較資產淨值出現折讓,故認為私有化條款公平合理,建議股東投票贊成。
自恒地公布私有化恒發後,部份投資者對作價感不滿,其中證監會股東權益小組成員DavidWebb更稱,恒發每股合理資產價值應為12.26元;即使恒地提高私有化價格至7.6元,仍較他估計的每股資產值折讓達38%,並鼓吹恒發股東投反對票。
百德能的函件指出,恒發按市值調整的每股有形資產淨值為10.52元,私有化作價每股7.6元較資產淨值折讓達27.7%,其中中華煤氣(003)佔按市值調整後每股資產淨值中的7.58元,其餘恒基數碼(8023)、美麗華(071)及香港小輪(050)則分別佔0.31元、0.51元及0.22元,恒發本身有形資產淨值則為1.9元。
股東文件披露,恒發最新經調整後每股有形資產淨值6.54元,較當日公布私有化計劃時的6.78元低3.5%。每股私有化作價7.6元,較每股調整後有形資產值溢價16.2%。
DavidWebb曾批評,中煤已佔每股恒發股份等值7.58元,與調高後的私有化作價相若。換言之,其他35億元資產變相免費。
不過,百德能指出,過去兩年恒發股價一直較其按市值調整的有形資產淨值有折讓,幅度由最低的29.59%,至最高約49.71%,高於恒發按市值調整的每股有形資產淨值10.52元,與私有化作價出現27.7%折讓,故認為折讓水平可以接受。
百德能亦提出,過去3年中煤的平均市盈率約14.3至21倍,高於本地兩家電力公司同期的平均市盈率,中煤股價並不便宜。同時,中煤面對調整收費的壓力,將對股價造成影響。百德能認為,恒地提出的私有化作價高於恒發的市價,讓小股東有機會將資金轉投其他項目,符合少數及獨立股東利益。
另外,函件顯示私有化恒發的資金,恒地將分別向法國巴黎銀行及永隆銀行,借入兩筆55億及10億元銀行貸款撥付。由於恒地主席李兆基共持有約4039.5萬股恒發股份,私有化將令李氏套現3.07億元。
另外,文件又披露,恒發及其附屬截至9月底止未償還借款約1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