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以為特區政府在上次公務員減薪之後碰的焦頭爛額以後會學個乖,會懂得依循既定薪酬機制調整公務員薪酬才是最穩妥的做法。誰知道特區政府卻冥頑不靈,在沒有任何薪酬調查、沒有甚麼客觀準則的情況下不斷發放要公務員大幅減薪的訊息。我們認為,這樣的做法不僅不會讓政府順利大幅減薪,並且將引發比上次更激烈的反對、反抗行動,造成更大的動盪及不安。
正如我們一再強調,政府機構、公共機構的管理跟私營機構不同;政府機構的管理雖然也講求效率,但更重視的是規章制度、確當程序(dueprocess)。從政府批出工程、推動政策、制訂法律到公務員聘任、升遷、解僱都有一套清晰及既定的程序依循。這樣的程序既為了讓十多萬公務員在做事時可有規可循,也是為了防止政治因素、利益關係干擾政府的運作。
公務員減薪是涉及十八萬公務員及十多萬資助機構僱員的大事。像這樣的重要決策更應該按既定的程序包括薪酬調查機制辦事,以讓公務員及公眾看到有關決定並非從天而降,而是按既定遊戲規則辦事。可現在政府卻在沒有進行任何薪酬趨勢調查的情況下希望公務員大幅減薪,這只有讓公務員感到不公平及不受尊重,由此而產生的不滿情緒、反抗情緒不是將比上次更大嗎?
而且像這樣把減薪決定事先張揚,只會大大加劇公務員及工會對政府高層的不信任、只會大大削弱公務員工會跟政府高層坦誠溝通的機會。在缺乏互信、缺乏溝通的情況下,政府高層怎麼能順利讓公務員及工會接受減薪的決定呢?
我們認為,香港的公共服務特別是前線的公共服務如郵政、治安、道路維修管理……等,跟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而這些優良的公共服務也是吸引外資的重要因素之一。若果政府執意不按既定程序大幅減薪,將難免引發公務員激烈的反應包括工業行動,令公共服務的水平大為下降;到時候不僅社會的穩定受影響,香港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也將大打折扣。像這樣一個公務員、政府、社會「三輸」的局面,特區政府願意看到嗎?
(圖)若政府不按既定程序大幅減薪,將難免引發公務員的激烈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