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大過回報<br>上車落車:恆發私有化不值博

風險大過回報
上車落車:恆發私有化不值博

恒基地產(012)上周六將私有化恒基發展(097,市值207.07億元)的出價,由7.35元提高至7.60元,恒發今周收7.35元,反較上周私有化加價前跌5仙。
■地產公司私有化,作價一般依據資產值按照1個折讓計算。02年6月底,恒發每股帳面值7.08元,恒地第1次出價7.35元,有溢價近4%;第2次出價7.60元,有溢價逾7%。然而,帳面值不同「資產實際淨值」,恒發若干投資,例如中煤(003),市價遠高於成本,以市價計,每股恒發的資產實值約11至12元。
■恒地出價私有化恒發的作價7.60元,較恒發的資產實值,有折讓33%。加價私有化恒發,一樣惹來一些抨擊,謂出價有不小折讓,建議小股東不應接受收購。站在小股東立場,當然是大股東出價愈高愈好;站在大股東立場,若果折讓不大私有化,對本身並無得益,商家只是在商言商,問題在於33%的折讓是否太大。
■一個最現實的問題是,私有化計劃一旦無法通過,恒發股價將打回原形,有機回落至首次提出私有化前水平5.95元。

私有化非必然成事
■93年中,九倉(004)第1次建議私有化海港企業(051),未能通過,股價回落2成,打回原形,是為前車之鑑。基金為了「原則」,投反對票的可能性存在,街貨10%以上股東投反對票,私有化即告吹,恒發私有化並無獲得絕對通過把握。
■持有恒發(及希望以現價買入恒發博私有化成功賺取差價的投資者),應考慮:1現價7.35元買入,若私有化成功,收取0.11元股息,及7.60元現金收購價,回報是4.9%(未減開支),大約需時3個月。2若私有化作價第2度提高,以提高0.25元計,則回報是8.2%,但要留意恒地已表明不會再提高私有化價格,所以應該假定再度加價的可能性不存在。3若基金投反對票令私有化作罷,恒發股價將可能回落至5.95元,現價買入者將有損失17.9%。
●有恒發在手者,所能獲得的利潤,與私有化不成的風險不相稱,宜候再升一兩個價位時沽之哉。無貨在手者,不宜為博收購成事賺差價。
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