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個「個別事件」 - 李敏

很多個「個別事件」 - 李敏

殺手來港鬧市一槍擊斃億萬富豪,一哥說「手法利落」,如果該殺手在潛逃時聽到一哥的評語,可會沾沾自喜?
一哥指這是「個別事件」,並不代表香港治安整體變壞,聽後第一秒市民可能安心,可是我那雖然衰退的記憶力仍未致出賣自己,前陣子新界好像也發生過槍殺事件。
近年香港經濟不景,小市民不再富貴,於是匪徒犯案不惜走高危路線,試想今年打劫銀行或馬會解款車有幾宗?報紙頭版新聞的重案已不足為奇,而且劫匪往往持械,「荷槍實彈」這四個字再不只是用來形容警察。
不知各位可有留意每次發生持械案,政府都有人出來說「這是個別事件,不代表香港整體治安差勁」;如果每件事都勾出來作個別,那香港的治安何來有「整體」呢?
心知肚明是安慰說話,但安慰市民也得技巧一點,也不要低估市民的智慧。Rhetorically,始終是美國政客較能捕捉大眾心理,他們就是實牙實齒告訴國民:「我們仍在恐怖活動威脅之中!」這樣一說,有責可以卸,早已通知你們小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