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獨攬「愛國」醜態畢露 - 李怡

李怡專欄:獨攬「愛國」醜態畢露 - 李怡

港區人大選舉,雖屬小圈子,也鬧出國際級笑話。為防意外,不到一千人的有資格「選民」,也要先來預選,以便把民主派踢出局。到正式選舉時,五名在預選中得高票者,插水式跌票被拉下馬,傳統左派卻突然多了兩百多票當選。自由黨主席田北俊高調點名炮轟中聯辦和左派政團,說他們要獨攬「愛國」。
眾所周知,人大代表嘛,只是橡皮圖章。但想不到這橡皮圖章都搶着做,而且預選與決選的落差使獨攬「愛國」人士醜態畢露。


台北市、高雄市今天投票選市長和市議員,所有選民都可以直接投票。
台灣人民若知道港區人大代表的選舉醜劇,又知道特首發表聲明稱讚人大選舉「公開、公平、公正」,還哪裏會有甚麼人支持「一國兩制」的「統一」呢?

上海市申博成功,全中國除上海市感興奮外,各省市都反應冷淡,很多人對中央厚待上海早已滿腹牢騷。獨有最受上海市發展的競爭威脅的香港,董特首卻發表聲明祝賀,表示感到「興奮和鼓舞」。
董伯是香港特首,還是上海市長?


律政司忽然自打嘴巴,推翻先前指法庭判決謝霆鋒案「犯原則性錯誤」,說接受法官的判刑原則,認同謝霆鋒有悔意。但謝反而提上訴,要洗脫罪名,既要「洗脫」,自是不承認有罪,那麼何來悔意?刑事檢控副專員麥禮諾說:「我不會說這個看法完全不對,但被告有上訴權利與是否有悔意不一定有關。」
真是愈說愈讓人糊塗。難怪刑事檢控專員江樂士說:「我們『不再上訴要求覆判』的決定,反映我們認同量刑是一門藝術而不是一門科學。」──這門藝術恐怕也是讓人看不懂的抽象藝術。

財政司司長梁錦松透露,現時的薪俸稅和利得稅,稅率仍有調節空間。──輿論多認為財爺暗示,為了減財赤,政府可能上調薪俸稅和利得稅的稅率。
全世界刺激經濟復甦的手段,一是減稅,二是增加基建投資。澳門去年薪俸稅減二成五,營業稅、招牌稅、旅遊稅全免,結果博彩稅收益增兩成,財政轉虧為盈。香港何以反其道而行?

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指業界擔心二十三條立法影響資訊流通,不少外資銀行家認為諮詢文件不清晰,要求先提出白紙草案。
李國寶因講良心話而立即廣受好評。看來二十三條立法問題會是公眾人物的民望高低的分水嶺。

日本歷史學者家永三郎病逝。他生前因堅持把日本戰時暴行寫進歷史教科書,而與日本政府打了三十二年官司,被稱為「日本的良心」。
若按二十三條立法的準則,家永三郎相信會被控叛國罪。「愛國」與「良心」,有時是難以並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