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上朋友家作客,不過吃頓便飯,赤手空拳去倒總覺怪禿的,便打算帶瓶白酒去聊以為禮,這樣子就不算是白吃猴。
住處附近有家賣洋酒的舖子,開店以來,我總是大禹似的天天路過而不入。那天進去問價,才曉得白酒一如紅酒,也是涓滴如金。老闆給我介紹了三個檔次的白酒。最高檔的一種是澳洲白酒,三百多元。中檔的是法國牌子,二百多元。低檔的一種也要百多元。
當下對老闆說,我認識的一夥全是酒肉朋友,能飲,好飲,也會飲,他不要欺我是外行給我胡扯。我說的倒是實話。豬朋狗侶當中,老饕酒鬼佔了多數,一張嘴比鶴喙還要尖,舌頭上的味蕾比身上的毛孔多三倍。要是把劣酒當作佳釀送給他們,那麼送禮就變成失禮了。
人的一飲一食,實在是天大的學問,要用嘴巴肚子去仔細琢磨,花一輩子工夫也休想能夠完全摸透。飲酒豈在能飲而已,能品才算內行。一杯酒,也就不光是兩三口酒精了。
不過能品酒,還得有酒品才成,那就是所謂酒德。李漁說得好:「不好酒而好客;不好食而好談;不好長夜之歡,而好與明月相隨而不忍別;不好為苛刻之令,而好受罰者欲辯無詞;不好使酒罵座之人,而好其於酒後盡露肝膈。」
這「五好」與「五不好」,當然跟你喝的是紅酒白酒沒相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