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德祥企業(372)以每股0.3元私有化保華德祥(498),股東文件昨日寄出。雖然收購價較資產淨值折讓近九成,但獨立財務顧問百德能證券認為,真正能夠衡量保華價值的並非資產淨值,反而是保華的市價,由於收購價較市價有溢價,建議保華股東接受收購。
德祥收購保華早前被指以一折低價私有化股東資產。其實,在德祥提出私有化計劃前,本由德祥主席陳國強以每股0.2元,向保華股東收購逾20億元的保華資產,其後因回響太大,改由德祥提出,並由收購保華部份資產,改為向保華提出私有化;作價亦由每股0.2元,提高至0.3元。不過,私有化價格仍被指為超低價。
其實,百德能的函件中亦指出,以3月底止年度保華每股盈利7仙計算,收購價代表的市盈率為4.23倍。
百德能按業務及市值,將有關市盈率與其他同類上市公司比較,發現保華的收購較同類公司平均市盈率4.69倍為低。
另外,百德能又比較保華過往3年股價對資產淨值的折讓率,發現約介乎67.9%至94.04%,是次收購價的折讓率為89.62%,接近歷史折讓率的波幅上限。若與其他同類公司比較,保華的折讓率亦較平均的72.09%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