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台灣的台北市、高雄市將投票選市長和市議員。這次選舉在最後時刻,被賦予二○○四年總統大選前哨戰的意義。
去年底,台灣立法委員選舉之後,一般輿論認為○四年總統大選,陳水扁幾乎可以篤定獲連任.因為以阿扁執政一年多的乏善足陳的政績,而民進黨仍能在去年底立委選舉中獲勝,說明民進黨的基本支持者是相當穩定的。他們相信阿扁在上任一年多的跌跌撞撞,是因為無法掌握國會的多數,因此施政受盡在野黨的牽制。於是,選民再給阿扁一次機會,讓他在國會取得多數。倘若阿扁施政在其後有所改善,那麼相信○四年大選仍是阿扁的天下。
再看其他候選人,一方面國民黨的連戰、親民黨的宋楚瑜,都是二○○○年大選時陳水扁的手下敗將,而且他二人在○四年以前,都缺乏一展所長的政治舞台;另一方面,國民黨與親民黨能否整合出一組總統、副總統候選人,也是問題。究竟是連宋配,還是宋連配,相信二人及兩個黨都各有盤算。至於曾在一九九八年台北市長選舉中打敗陳水扁的馬英九,固然是泛藍陣營中人氣最旺的一人,但基於國民黨內「論資排輩」的傳統,相信他無法得到黨內高層的足夠支持,去代表國民黨以至泛藍去競逐總統寶座。
然而,阿扁掌握了國會多數席位之後,一年來的政績不彰,加上最近農漁會信用部改革政策的失分,民進黨基本支持者的熱情似在減退。若這次台北市長選舉,民進黨李應元的得票低於三成,而高雄市長選舉中,謝長廷與黃俊英得票相近,那就顯示民進黨的基本支持者在流失,到○四年大選時民進黨未必再有至少三成的鐵票。遇到強勢對手,阿扁會備受挑戰。
馬英九若這次以遠遠拋離對手的得票率獲勝,那麼泛藍陣營恐怕很難以「論資排輩」為由,不推馬英九參選○四年總統,因為這樣會引起支持泛藍的民眾的不滿。
馬英九會不會乘着這次大獲全勝的氣勢,與阿扁決戰○四年總統寶座,是台灣島內以至國際媒體關心的問題。阿扁要馬英九發誓不參選總統,當好他四年的台北市長任期;李登輝說:「馬英九選總統,李應元當市長」,來暗示馬英九不會以當市長為滿足。其實,都反映他們懼怕馬英九決戰○四年。而馬英九的回應是:如果陳總統做得好,何必怕他參選?如果做不好,更不必怕他參選,因為其他參選人還很多。他目前只有競選連任市長的計劃,沒有其他計劃。
目前沒有計劃,不等於明年沒有計劃。馬英九始終沒有一口咬定不會在○四年參選總統。因此,若明天的投票泛藍獲全勝,幾乎可以肯定,○四年又是扁馬對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