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小百科:《期權》Options

金融小百科:《期權》Options

如果按照字面解釋,Options可以解作選擇,亦即英文Choices的意思。Options一旦運用在金融方面,則譯作「期權」(台灣方面譯作選擇權,亦即選擇的權利,凸顯選擇的成份)。
所謂期權,是指有期限的權利;而期權可分為認購(CallOptions)及認沽(PutOptions)兩種。以認購期權為例,持有認購期權的人能夠以特定的價格,在指定期限以內或當天,按行使價買入所指定的投資物品。
要明白期權的概念,最好以實例說明。
假設買入滙豐的認購期權,期權擁有人便能夠以特定的行使價(ExercisePrice)去購入滙豐股票,而滙豐股票就是有關認購期權所代表的資產(UnderlyingAssets)。期權的特性之中,是有一「行使價」。認購期權的持有人可以以這行使價去認購期權所代表的資產。在這個例子之中,所換取的股份就是滙豐股票。
例如認購價是$90,這表示期權持有人能夠以$90去買入滙豐。但是期權之所以叫做期權,是指這種衍生工具的權利是有一個期限的。期權持有人可選擇去行使期權或不行使(這亦是台灣把它叫作選擇權的原因)。
如果滙豐股價高於$90的行使價,期權持有人便有誘因去行使期權,以低於市價的價錢去購入滙豐股份;相反,如果滙豐股價是低於$90,期權持有人便沒有誘因去行使期權,結果便讓期權到期而不去行使它。這種讓期權持有人決定行使與否的特性,便是期權主要特性。至於期權的「期」字,是指行使權利是有期限的,如果錯過了這期限而又不去行使期權的話,期權便變成廢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