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香港人,窮的固然愁,有錢的也愁,因為苦無投資出路。放在紅簿仔收零點零一厘息不甘心,買股票買基金卻又十賭七輸。有調查發現,過去一年在股市打滾的小股民有百分六十九虧蝕。也難怪消費市道那麼低迷,中環的人那麼少笑容。 記者:周燕芬
【本報訊】一項調查顯示,今年買賣股票的股民,有百分之六十九損手,大約每十個人入市七個虧蝕;專家說今年的投資環境較反覆,連專業投資者也全面敗北,何況散戶?調查又顯示,男性在股票及基金投資中比女性優勝;但在外滙和期貨投資上,則女性的賺錢人數較男性多。
根據去年十一月港交所一項調查顯示,香港成年人百分之二十是股民,總數達一百零八萬人。以上述兩個數據推算,今年損手的股民可能達到七十四萬五千名。
昨日公布的「港人投資取向」調查由國際會計師公會和亨達國際合辦,共訪問了四千八百二十一人。結果顯示股票是最受歡迎的投資工具,有百分之六十七受訪者曾於今年投資股票,然而能夠從中獲利的只佔百分之三十一,餘下百分之六十九均蒙受損失。
其實不單是散戶,即使是由金融管理局局長任志剛打骰的外滙基金,今年首九個月在股票投資組合上,亦錄得一百三十四億元的虧損。
另外,由專業基金經理管理的強積金基金,今年首十一個月在港股的投資亦跌百分之十點零八,而投資於歐洲、日本和美國股市的強積金基金,跌幅更達百分之十八至二十一。
財經界人士指出,在九一一事件打擊下拖累今年初全球的經濟表現,加上美國出現大企業造假帳醜聞,以及本港股市民企風波等,均不利股市,因此無論專業或散戶投資者也難幸免。
調查又發現,年齡愈大,由於經驗豐富,投資成績亦愈好,這現象在外滙投資上尤為明顯。另一發現則是,男性在股票及基金投資中比女性優勝,但反過來說,女性在期貨方面的投資,竟然賺錢的人數比男性的多,但期貨並非主流投資,參與人數不多。外滙方面,女性表現也比男性強,賺錢人數比男性稍勝。
昨日的調查亦包括股民展望明年的股市前景,結果顯示受訪者對股票投資仍缺乏信心。
亨達國際副主席鄧炳森分析,由於不少人今年炒股損手,自然對股市欠缺信心,因而對明年的前景也看淡。
上述調查其實對另外四款投資工具也作出分析,以投資外滙而獲利的比例最高,投資黃金獲利的比例更逾五成。
國際會計師公會英國總會副會長譚學林認為,調查結果揭示市民對明年投資看法較悲觀,自然勒緊褲頭帶不願花費,因此明年的消費力亦難好轉。
是次調查亦有探討市民對財經傳媒及財經評論員的意見。參加者可以自由提名選出最欣賞的財經名嘴及評論員,結果獲得最多票數的頭三名為多媒體財經評論員陳永陸、《信報》董事曹仁超及東泰證券助理董事鄧聲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