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股市低沉,上市公司私有化繼續出現。運通泰集團(510)昨日便自行提出私有化建議,每股作價0.65元,涉資1億元。這是繼恒發(097)及格蘭酒店(195)後,今年第3家被私有化的上市公司。受消息影響,運通泰股價昨日急升四成,收0.63元。市場人士相信,投資者會積極尋找有機會私有化的公司。
運通泰的私有化作價較停牌前收市價有44%溢價,但較截至去年底帳面值折讓約15.6%。運通泰大股東日本信用保証集團(JCG,626)董事兼行政總裁陳玉光認為收購價合理,較帳面值折讓主要是運通泰的物業估值並未完全反映目前樓價,及JCG日後將全數承擔的士融資的信貸風險。
陳玉光表示,帳面值的計算是按去年底的物業價格進行計算,由於現市價較去年底有一定跌幅,故收購價較帳面值的折讓並不算大。再者,運通泰的成交量並不活躍,私有化正好讓股東有套現機會。
對於是次決定私有化運通泰,陳玉光解釋集團沒有必要在港持有兩家上市公司,因為運通泰在的士融資業務上再大幅增長機會不大,基本上已失去上市融資功能。
他又表示,下半年的士融資壞帳較上半年好轉,而平均的士融資的貸款息率介乎P(最優惠利率,現為5厘)減0.5至1.5厘。陳玉光指出,JCG收購運通泰後,將可以有效降低上市的營運成本,但對整體集團業務影響有限。受到個人破產個案大增影響,他預料JCG全年私人貸款撇帳率會達14%至15%,但近月破產情況有穩定迹象。
目前JCG持有運通泰67%股權,若全數行使運通泰可換股優先股,則持股量將增至88%,但因今次是運通泰自行提出私有化,交易實際需動用現金僅1.03億元。由於JCG手頭現金十分充裕,相信收購價可全由內部支付。
DBS唯高達認為,完成收購後,JCG明年的每股盈利可提高3.7%,至每股0.5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