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看到一個故事,但令人反思,試譯如次:
有一天,一個孫子問他的祖母:「你認為電腦好不好用?」
「好用。」祖母說:「我正在用它做一個統計。」
「你們年輕時用甚麼計算數學的?」「我們用心算,也用算盤。」祖母說。
「算盤?」
「是的。」祖母笑了:「我們的年代,甚麼都沒,連電視也沒有看過。」
「還有甚麼東西沒有發明?」
「還有影印機呀!傳真機呀!」祖母說:「當然沒有手提電話,我們的生活簡單,沒有冷氣夏天也過得好好地,我們也沒有乾衣機和洗衣機,衣服在太陽下曬乾,那陣味道比現在的香精更香。」
「道德觀念呢?」
「你的爺爺和我是結婚之後才同居的。」祖母說:「每一個家庭都有一個父親一個母親,我們認為離婚不可想像。」
「太古板了。」孫子說。
「是古板了一點。但是我們對我們的長輩都叫先生,我們讓人等一定會用一個請字,不像現在的女子,只會說等等。我們負責任,守諾言。我們沒有聽過錄音機,只用最基本的方式筆記。一聽到是日本貨,就是容易壞的東西,德國製造才有信用。我們沒有聽過麥當勞和其他快餐店的名字,更沒有即沖即飲的咖啡或者甚麼是杯麵。」
「哇,你們真老!」孫子問:「你們這一代的平均年齡到底多少歲了?」
「所以我用了電腦做了一個統計,道德水準和思想的改變,加上還沒有發明的東西,而活到今天,只是五十八歲而已。」祖母說。